谘议


拼音zī yì
注音ㄗ 一ˋ

繁体諮議

谘议

词语解释

谘议[ zī yì ]

⒈  谘询议论。

引证解释

⒈  谘询议论。

《三国志·魏志·田畴传》:“遂随使者到军,署司空户曹掾,引见諮议。”
唐 郑棨 《开天传信记》:“上每游 韦 杜 间,必过 琚 家。 琚 所諮议合意,益亲善焉。”
明 许浩 《两湖尘谈录》:“张太后 在上有拥怙之功,凡事专任三 杨。百司奏事,必命中使諮议,然后裁决。”

分字解释


※ "谘议"的意思解释、谘议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江苏谘议局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出现的具有一定立法权和监督权的地方宪政机构之一,是近代立宪运动不断发展的产物。

2、通过这些措施,顺直谘议局不仅促进了地方权力的重新分配,而且为地方政治、经济改革提供了制度保障。

3、先是,子竣为世祖南中郎谘议参军。

4、与其他谘议局相比,顺直谘议局在清末筹备立宪活动中表现出了较强的稳健性。

5、各省谘议局成立后,立宪派从1910年1月至10月先后进行了三次立宪请愿政治活动。

6、广东谘议局参与了全国的国会请愿运动,在广东独立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7、后来,还宣布筹设资政院、谘议局,并颁布了《各省谘议局章程》等章程。

8、19世纪末20世纪初,清政府发起了筹备立宪运动,山东谘议局应运而生。

9、究其原因,主要是清末直隶地区官绅之间的关系相对协调,顺直谘议局与行政官厅的矛盾较小。

10、其兄汤化龙也非等闲之辈,早在立宪运动中就做到湖北谘议局议长,汤芗铭此时并不知哥哥在此变故中前途命运。

11、顺直谘议局是清末“新政”的产物,在名义上是直隶省的代议机关,它经过长期筹备,选举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