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ǎi

采取


拼音cǎi qǔ
注音ㄘㄞˇ ㄑㄨˇ

繁体採取
词性动词


采取

词语解释

采取[ cǎi qǔ ]

⒈  采纳听取;选取实施;采摘;收取。

采取菱角。

adopt; employ; take;

引证解释

⒈  搜集选取;采用。

《汉书·刘向传》:“故採取《诗》《书》所载贤妃贞妇,兴国显家可法则,及孽嬖乱亡者,序次为《列女传》,凡八篇,以戒天子。”
清 黄遵宪 《<人境庐诗草>自序》:“凡事名物名,切於今者,皆採取而假借之。”

⒉  采伐;采摘;开采。

《元典章·户部二·官吏》:“合用柴薪,斟酌周岁可用数目,於农隙时……差倩人力騐数採取。”
《水浒传》第九八回:“叶清 后被 鄔梨 差往 石室山 採取木石。”
清 朱仕琇 《重游灵应峰记》:“峰上古木万株,多产药卉,邨人採取之。”
1. 采集;收取。 《汉书·王莽传中》:“命县官酤酒,卖盐铁器,铸钱,诸采取名山大泽众物者税之。”
《后汉书·皇后纪上·光烈阴皇后》:“其日,降甘露於陵树,帝令百官采取以荐。”
《续资治通鉴·元仁宗延祐七年》:“开 燕南、山东 河泊之禁,听民采取。”

⒊  择取;选用。

汉 王充 《论衡·书解》:“能令其言可行,不能使人必采取之矣。”
唐 元稹 《<乐府古题>序》:“后之审乐者往往采取其词,度为歌曲。”
清 顾炎武 《桃叶歌》:“越州 女子颜如花,中官采取来天家。”

国语辞典

采取[ cǎi qǔ ]

⒈  选择取用。

《汉书·卷三六·刘向传》:「故采取诗书所载贤妃贞妇,兴国显家可法则,及孽嬖乱亡者,序次为列女传,凡八篇,以戒天子。」
《水浒传·第九八回》:「叶清后被邬梨差往石室山采取木石。」

选取 采纳 采用

分字解释


※ "采取"的意思解释、采取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这些陈规陋习引导各国采取的行动往往与自身要求实现的目标背道而驰——各国采取的投票行动,包括经常在这个机构进行的投票,也往往违背了本国人民的利益。

2、但也不能故步自封.刘明康说,如果经济开始过热,中国可能采取反周期补充资本措施,西班牙因采取这种模式而闻名.

3、在这个档案图片,发表16周年,并采取了,哈勃太空望远镜,我们看到了尖锐广角查看过的星爆星系采取梅西尔82。

4、解决思想认识问题,要采取说服教育的方法。

5、朝鲜警告,如果联合国一旦采取行动,将随后采取“强硬措施”。

6、要么采取系统拦截、要么采取线程拦截。

7、共产党员对于在工作中犯过错误的人们,除了不可救药者外,不是采取排斥态度,而是采取规劝态度,使之翻然改进,弃旧图新。

8、我们今天保证将采取任何必要措施来确保这一成果,并呼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定期评估已经采取的措施,以及全球各国还需采取哪些措施。

9、此次制定的电梯费采取二部制的计费方式,即基础费用采取按户均摊,运行电费采取按层分摊的办法。

10、由于交通挤塞的主要公路,她采取了迂回路线.

11、中国努力推动国际社会采取切实措施,防止外空军备竞赛和防止外空武器化,并采取建设性行动,支持日内瓦裁军谈判会议在达成全面、平衡的工作计划的基础上,早日走出僵局。

12、我们期待有关各方能够采取灵活务实的态度,能为六方会谈早日恢复采取积极行动。

13、我们强烈要求立即采取有力措施。

14、两国在宏观经济政策上的最大区别是在汇率政策,罗马尼亚采取的是汇率浮动制,而保加利亚则是采取盯住欧元的政策。

15、因此,任何保险以外的合作社是不容许,当您须依法采取它,你只采取部分,你没有任何选择。

16、国家采取有效措施,减轻农民的经济负担。

17、老板没有采取任何意见,我们没有充耳不闻。

18、整个南方采取了许多新措施以阻止类似的事情发生,在一些地方宣布采取军事管制。

19、我们目前的条件,还只许可我们采取动员制,还不能采取征兵制。

20、目前,韩方坚持在划界时采取等距原则,即以两国海岸线的中间线为界,而中方坚持采取等比例原则,即按照海岸线长度比例来划分界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