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国

词语解释
十六国[ shí liù guó ]
⒈ 历史时期名。西晋末年,各少数民族的统治者在北方先后建立割据政权。从公元304年刘渊称王起,到439年北魏统一中国北方为止,一百三十五年间在北方黄河流域和今四川地区建立的割据政权,计有成汉、前赵、后赵、前秦、后秦、西秦、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前凉、后凉、南凉、北凉、西凉、夏等十六国,另外还有冉魏、西燕及代等政权,历史上泛称这段时期为十六国时期。
引证解释
⒈ 见“五胡十六国”。
国语辞典
十六国[ shí liù guó ]
⒈ (西元304~439)从晋惠帝永兴元年刘渊称王起,到南朝宋文帝元嘉十六年北魏统一中国北部为止,胡族在北方和巴蜀先后建立前凉、后凉、南凉、北凉、西凉、前赵、后赵、夏、成汉、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前秦、后秦和西秦等十六个国家,史称为「十六国」。
分字解释
※ "十六国"的意思解释、十六国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其它书法遗存包括各地出土的十六国时期镇墓瓶、衣物疏、瓦当等。
2、此新十六国共同体将包括中国和印度。
3、五胡十六国中,只有十三个国家是五胡所建。
4、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率领赵军伐齐,长驱深入齐境,攻取阳晋,威震诸侯,而赵国也随之跃居东方六国之首。
5、七州之内,共十六国,流洛国则位于大陆南端的潞州之上,与兰盛、东冥与中昭少许土地接壤。
6、赫连勃勃骁勇剽悍,善骑射,多智谋,称雄漠北,十六国时期在鄂尔多斯地区建立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割据政权大夏国。
7、在西域,那曾经三十六国的繁华,那曾经狂嘶的烈马、腾燃的狼烟、飞旋的胡舞、激奋的羯鼓、肃穆的佛子、缓行的商队,以及那连绵万里直达长安的座座烽台……都已被那浩茫茫的大漠洗礼得苍凉斑驳。潘岳
8、本文集中整理了十六国时期的书法遗存。
9、新疆和硕县曲惠乡,1000多年前汉使张骞出使西域时,是中国汉代“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危须国”。
10、周、汉以来,北方匈奴犯塞的记载,史不绝书;十六国、南北朝时,入主中原者亦多为北方少数民族贵族,至于西域诸国,以至印度,并不曾侵犯中国。
11、为此,嬴政大帝以六国破灭为戒,居安思危,借天地运行之道,铸铜人十二个,彰显朝纲永振不怠、国运昌盛不衰,其用心何等良苦呀。
12、前秦是东晋十六国时期惟一统一了北方,且政治较为清明、最具有规模气度的一个政权。
13、受魏晋禁碑的影响,十六国时期铭石书不见发达,所见约五十件左右。
14、《十六国春秋》《甲府丹册》等载:凶奴刘显在冉闵攻襄国之后,帅众十万攻邺,闵率数千骑出战,冉闵大败刘显,斩万人,冉闵带军追杀,再战,斩三万余人。
15、东晋南朝在当时被奉为汉族文化正朔,成为全国的文化中心,其文物典制、绘画艺术及物质文化源源不断地辐射到北方的十六国、北朝和海东诸国。
16、十六国时期,后赵国君石勒病故,侄儿石虎篡位自立,迁都邺城,他命令尚书张群调拨16万人建筑华林苑和护邺高墙。竣工之日,他进入华林苑,登上最高的凌霄观,希望今后能每天抱子弄孙,快乐度日。不久后赵内乱,他全家被杀。
17、十六国时期,上党武乡(今山西榆社北)羯族人石勒,于319年自称赵王,建立政权,史称后赵。
18、魏晋十六国北朝国家分裂时期,足食足兵是各分割性政权共同的经济开发目标。
19、在上个月的欧盟峰会上,欧元区十六国首脑达成的协议也没能绕开这一问题。
20、宕昌国时期的东晋、十六国时代,为雍秦二州武都郡,南秦州武都郡、仇池郡。
相关词语
- shí guò十过
- shí luàn十乱
- shí shí十时
- shí wàn十万
- shí qī十七
- shí jiān十尖
- shí jīng十经
- shí lún十伦
- shí dàng shí jué十荡十决
- shí mìng十命
- shí shàn十善
- shí jīn十金
- shí bèi十辈
- shí shì十室
- shí fān十番
- shí shì十事
- shí lǜ十率
- shí zhōu十洲
- shí jì十际
- shí ná shí wěn十拿十稳
- liù zǔ六祖
- liù hào六号
- liù zī六齍
- liù yù六欲
- liù zhì六贽
- liù zhì六志
- liù zhèng六证
- liù zéi六贼
- huáng liù黄六
- liù yì六义
- liù jiǎo六角
- liù yǐn六引
- liù yǔ六羽
- liù yí六夷
- liù dà六大
- liù yào六要
- liù wēi六微
- liù yín六淫
- liù liù六六
- liù zhì六挚
- zuǒ guó左国
- guó gòng国共
- hán guó韩国
- liù guó六国
- guó qìng国庆
- guó lì国力
- zhōng guó mín zhǔ jiàn guó huì中国民主建国会
- zhū guó诸国
- gōng guó公国
- guó zhài国债
- dà guó大国
- kāi guó开国
- guó huī国徽
- zhōng guó guó mín dǎng中国国民党
- guó dào国道
- guó shǒu国手
- dǎo guó岛国
- guó tǔ国土
- guó jūn国君
- běi guó北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