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ēngmín

生民


拼音shēng mín
注音ㄕㄥ ㄇ一ㄣˊ

生民

词语解释

生民[ shēng mín ]

⒈  指人民。

泽润生民。
夫当今生民之患果安在哉?——宋·苏轼《教战守》

the people; common people;

引证解释

⒈  人民。

《书·毕命》:“道洽政治,泽润生民。”
三国 魏 曹操 《蒿里行》:“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元 康进之 《李逵负荆》第一折:“杏黄旗上七个字,替天行道救生民。”
《清史稿·世祖纪二》:“国家设官,必公忠自矢,方能裨益生民,共襄盛治。”

⒉  生育人。

《国语·晋语四》:“男女相及以生民也。”
《孔子家语·本命》:“男子十六精通,女子十四而化,是则可以生民矣。”

⒊  犹言人类诞生。

《诗·大雅·生民》:“厥初生民,时维 姜嫄。”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音辞》:“夫九州之人,言语不同,生民已来,固常然矣。”
宋 苏轼 《秦始皇帝论》:“昔者生民之初,不知所以养生之具。”
章炳麟 《訄书·序种姓上》:“然自太古生民,近者二十万岁。”

⒋  指人类。

《孟子·公孙丑上》:“‘ 伯夷、伊尹 於 孔子,若是班乎?’曰:‘否。自有生民以来,未有 孔子 也。’”

⒌  保全士兵生命。

《左传·宣公十二年》:“随季 曰:‘ 楚 师方壮,若萃於我,吾师必尽,不如收而去之。分谤、生民、不亦可乎?’”
杜预 注:“同奔为分谤,不战为生民。”
清 唐甄 《潜书·仁师》:“古之用兵者,皆以生民,非以杀民;后之用兵者,皆以杀民,非以生民。”

⒍  养民。

《左传·文公六年》:“闰以正时,时以作事,事以厚生。生民之道於是乎在矣。”
《逸周书·本典》:“生民知常利之道,则国彊。”
《荀子·致士》:“凡节奏欲陵,生民欲宽。”
杨倞 注:“生民,谓以德教生养民也。”

国语辞典

生民[ shēng mín ]

⒈  人民。

《孝经·丧亲章》:「生事爱敬,死事哀戚,生民之本尽矣。」
《孟子·公孙丑上》:「自有生民以来,未有孔子也。」

⒉  教养人民。

《左传·文公六年》:「闺以正时,时以作事,事以厚生。生民之道,于是乎在矣。」
《荀子·致仕》:「凡节奏欲陵,而生民欲宽。」

分字解释


※ "生民"的意思解释、生民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他对当时民间流行的迷信风水、久丧不葬等社会陋习大加批判,认为这些弊端败坏了世道人心,妨害了生民的生计。

2、夫生民之道,莫不以养小为大,若无于小,卒不成大,故易称积小以成大。

3、故摩顶放踵以拯生民之陆沉,前者踣,后者继,百挫而无反顾,终以集事。

4、生民之本,要当稼穑而食,桑麻以衣。

5、生民在这方面是行家里手,在任上不知接待过多少中央首长,因此芝麻一行,茄子一行,安排得井井有序。

6、不要造这句:故摩顶放踵以拯生民之陆沉,前者踣,后者继,百挫而无反顾,终以集事

7、夫民之所利,譬之如冬日之阳,夏日之阴。冬日之从阳,夏日之从阴,不召自来。故生民之道,先定其所利,而民自至。

8、世间有太多贪婪人物,见秦皇车辇华盖,顿欲取而代之,不顾生民涂炭,不管文明灭绝。

9、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曹操

10、足下不知天命久已归周,尔何阻逆王师,令生民涂炭耶!速早归降,不失封侯之位,如若不识时务,悔无及矣。

11、宫已说服兖州同僚,共推曹公为兖州牧,宫言‘今天下分裂而州无主;曹东郡,命世之才也,若迎以牧州,必宁生民

12、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13、其九、医药之家,宜审运气;历数既明,可以察知日月五星躔次,与病体相视乖和逆顺,因而药石针砭,不致差误,大为生民利益。

14、河山破碎,似风抛败絮,生民流徙,浑如雨打飘萍,八九野,豆剖瓜分。

15、齐桓之行若狗彘,管仲不羞而相之,其志盖以非桓公则生民不可得而济也,汉末大乱,群生涂炭,自非高世之才不能济也。

16、惟人生兮一世,忽一过兮若浮。已独享兮高明,处生民兮极休。勉虞精兮极乐,与福禄兮无期。班婕妤

17、生民之所为大患,莫急乎疾疹,疾疹而弗治,犹救火而不以水也。陶弘景

18、诚遂欲枕山栖谷,拟迹巢由,斯则可矣;若当辅政济民,今其时也!自生民以来,善政少而乱俗多,必待尧舜之君,此为志士,终无时矣。

19、一点不忍的念头,是生民生物之根芽;一段不为的气节,是撑天撑地之柱石。故君子于一虫一蚁不忍伤残,一缕一丝勿容贪冒,变可为万物立命、天地立心矣。

20、言中国青苗、助役之法,穷困生民,我今出兵,欲相拯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