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治

词语解释
德治[ dé zhì ]
1.古代儒家的政治思想,主张为政以德,强调道德和道德教化在治国中的作用。
2.指通过倡导良好的道德品质与行为规范来治理国家和社会。
分字解释
※ "德治"的意思解释、德治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对早在"百家争鸣"时期就已成为显学的儒家的"德治"学说,韩非从法家的立场,进行了尖锐的批驳。
2、对早在"百家争鸣"时期就已成为显学的儒家的"德治"学说,韩非从法家的立场,进行了尖锐的批驳。
3、最开始是个动词,是指对人教化的过程;后来演变为名词,即指德治教化、典章文物、书籍文字等;而后又指从人类的物质生产逐渐引伸到精神文明建设。
4、对早在"百家争鸣"时期就已成为显学的儒家的"德治"学说,韩非从法家的立场,进行了尖锐的批驳。
5、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是中华文明的基因,德治礼序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
6、经典四书五经:论语安邦为人,大学明德修身,中庸恰如其分,孟子德治仁政,易经天道酬勤,书经敬德重民,诗经荟萃人文,礼记典章核心,春秋大义永恒。
7、汲取德治礼序文化精华,德治。
8、法律通过自己的规范、监督、保护、扬弃和促进等作用对德治加以支持和保障。
9、对早在"百家争鸣"时期就已成为显学的儒家的"德治"学说,韩非从法家的立场,进行了尖锐的批驳。
10、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历来都讲德法相依、德治礼序。
11、从《尚书》可看出我国周代以前德治思想的演变轨迹。
12、他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提倡“王道”和实行“仁政”,并把道德教育作为争取民心的重要措施,把“尊贤使能”作为施行仁政的重要保证。
13、法治和德治,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14、其中以孔子儒家文化是中国的正统文化,崇尚中庸贵合,与社会宗法制度相结合提倡德治仁政。
15、传统的规则化与体系化构成了传统现代化的基本要求,也是现代社会法治与德治的基础。
16、会计诚信建设应是法治与德治并举,互相补充,不可偏废。
17、王德治将长桌上的台灯拉亮,并从长桌屉子里摸出一盒饼干和一瓶矿泉水,摆在桌面上,然后对阎丹一摆手,抱歉道:不好意思,恐怕还得让你在这里待一会。
18、对早在"百家争鸣"时期就已成为显学的儒家的"德治"学说,韩非从法家的立场,进行了尖锐的批驳。
19、法治和德治,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20、德治把希望建立在圣君贤相的基础之上,但是,这些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相关词语
- wén dé文德
- wǔ dé武德
- fēng dé风德
- dé yóu德輶
- è dé恶德
- chì dé赤德
- fèng dé凤德
- fǔ dé辅德
- chēng dé称德
- fāng dé方德
- bèi dé背德
- quē dé缺德
- dé yú德隅
- míng dé眀德
- qián dé乾德
- fēi dé非德
- chǐ dé齿德
- bài dé拜德
- bài dé败德
- bào dé暴德
- fán zhì烦治
- zhì lǐ治理
- zhì liáo治疗
- gēn zhì根治
- kè zhì刻治
- fǔ zhì抚治
- dú zhì独治
- zhì qì治气
- zhì bìng治病
- dú zhì毒治
- zhěng zhì整治
- biàn zhì辩治
- fàn zhì犯治
- zhì yù治愈
- bù zhì布治
- chuān zhì穿治
- bì zhì闭治
- yī zhì医治
- zhì rèn治任
- diǎn zhì点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