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ì

得志


拼音dé zhì
注音ㄉㄜˊ ㄓˋ
词性动词


得志

词语解释

得志[ dé zhì ]

⒈  实现志愿。

少年得志。

enjoy success; achieve one's ambition;

⒉  某人在事业上获得成功。

说书虽小技,然必句(gōu)性情,习方俗,如优孟摇头而歌,而后可以得志。——清·黄宗羲《柳敬亭传》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have a succesfful career;

引证解释

⒈  谓实现其志愿。

《易·贲》:“‘白賁无咎’,上得志也。”
《史记·伍子胥列传》:“闔庐 既立,得志,乃召 伍员 以为行人,而与谋国事。”
宋 苏轼 《管仲论》:“故三代之兴,治其兵农军赋,皆数十百年而后得志於天下。”
清 周友良 《珠江梅柳记》:“但妾两人鬱鬱不得志,恆与笔墨为缘。”

⒉  指名利欲望得到满足。多含贬义。

汉 贾谊 《吊屈原文》:“闒茸尊显兮,谗諛得志。”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于去恶》:“得志诸公,目不覩坟典,不过少年持敲门砖,猎取功名,门既开,则弃去。”
浩然 《艳阳天》第一〇三章:“他带着一脸小人得志的奸笑,拍着 马子怀 的肩头说:‘爷们,那天在集上我怎么跟你说的?’”

⒊  谓揣度而得其意旨。

《史记·李斯列传》:“方今天下之权命悬於 胡亥,高 能得志焉。”

国语辞典

得志[ dé zhì ]

⒈  达到自己的志愿。

《易经·贲卦·象曰》:「白贲无咎,上得志也。」
《文选·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故四民有业,各以得志为乐,惟达者为能通之。」

得意

潦倒 落魄

分字解释


※ "得志"的意思解释、得志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当是时,凶竖得志,士大夫皆丧其气矣。

2、自古以來,少年得志的固然多,大器晚成的也不少。

3、穷困便独善其身,得志便兼善天下。

4、天下乱也,义士为国民发怒,有为鸱枭于百姓者,则利剑刺之,可以得志

5、你这混沌浊物,当年奴颜婢膝之徒,却是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6、(玖)、(4)看他挺胸凸肚,一副小人得志的样子

7、不得志文人的精神寄托和价值重构之所。

8、沙威在他这种骇人的快乐里,正和每一个得志的小人一样,值得怜悯。

9、闒茸尊显兮,谗谀得志;贤圣逆曳兮,方正倒植。

10、这很大程度是硅谷独有的现象,年少得志者在这里随处可见。

11、老林趾高气扬,不可一世,其实不过是小人得志,沾沾自喜罢了!

12、杨得志将军题写碑名:“红旗飘万代。”。

13、岂取之易,守之难乎?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14、看着他脸上那种小人得志的表情,李蕴真的觉得自己要恶心的吐了。

15、“秦王为人,蜂准,长目,挚鸟膺,豺声,少恩而虎狼心,居约易出人下,得志亦轻食人。我布衣,然见我常身自下我。诚使秦王得志于天下,天下皆为虏矣。不可与久游。秦始皇。战国军事家尉缭评说。尉缭

16、低眉信手细细弹,似诉平生不得志。转轴拨弦三两声,说尽心中无限事。

17、这位 世界闻名的导演曾是个不得志的演员。

18、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19、他这个作家早年得志便自鸣得意。

20、君子之升腾也,则推贤而散禄;庸人之得志也,则矜贵而忽士。葛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