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énshì

文事


拼音wén shì
注音ㄨㄣˊ ㄕˋ

文事

词语解释

文事[ wén shì ]

关于文化、教育的事务。即文教。

英文culture and education;

引证解释

文事[ wén shì ]

1.文德教化之事。

例证《国语 · 齐语》:“定三革,隐五刃,朝服以济河而无怵惕焉,文事胜矣。”
《书 · 武成》“作武成” 孔 传:“武功成,文事修。”

2.非军事方面的事情。

例证《穀梁传 · 定公十年》:“因是以见,虽有文事,必有武备。”
晋 · 袁宏 《后汉纪 · 和帝纪上》:“夫有文事,必有武备,所以重蕃也。”
清 · 刘大櫆 《<周书岩诗集>序》:“文事武备,《穀梁》以之称 孔子。”
鲁迅 《华盖集续编 · 记谈话》:“杨荫榆 知道要做不成这校长,便文事用文士的‘流言’,武功用 三河 的老妈,总非将一班‘毛鸦头’赶尽杀绝不可。”

3.文才;文章之事。

例证《三国演义》第二二回:“陈琳 文事虽佳,其如 袁绍 武略之不足何?”
明 · 郎瑛 《七修类稿 · 事物八 · 墨》:“盖 后梁、南唐 · 、前后二 蜀,其主俱好文事,各地置笔墨纸务之官。”
侯方域 《豫省试策四》附 清 · 徐作肃 评:“通篇以不治 河 为主,变化出没,极文事之乐。”
胡蕴玉 《<中国文学史>序》:“唐 之世,僧徒不通于文事,书其师语以俚俗之语録。”

分字解释


※ "文事"的意思解释、文事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落纸惊风起,摇空见露浓。丹青与文事,舍此复何从。

2、而*弯归清之后,陆续爆发民变,所谓“三年一小反、五年一大反”,包括被乾隆列入“十大武功”的林爽文事变,其实都是汉留组织与天地会兄弟的义举。

3、据史载,西街孝感巷口有一座“孝感动天”牌坊,是明朝为表彰朱则文事母至孝事迹而立的牌坊。

4、许平感其慨诺与其倾心相谈,却发现戴勤文事武功皆是不俗,实是不可多得的人中俊才,那戴勤也甚佩许平才识,两人由是投契大有惺惺相惜之意.

5、自迁锡以后的近六百年间,秦氏家族代有闻人,簪缨不绝,文事昌盛。

6、通用报文事务处理协议?。

7、菁华内容,以及部分最新创作感悟,从“风情实录”“文事清流”“万象人生”三个方面述及日本文化的各个角落,文章视角独到,文笔简洁,观点新颖,举重若轻。

8、魁星文事,想求取功名的读书人特别崇敬魁星,所以一定在七夕这天祭拜,祈求他保佑自己考运亨通。

9、雅思作文无须写标题,且切勿在作文事重复题目要求。

10、公元前500年鲁齐两国的夹谷会盟,正是因为孔子“有文事者必有武备”的预判,才挫败了齐国的阴谋。

11、或云苏门之立“始于国事而不始于文事”,其实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