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ōngmén

公门


拼音gōng mén
注音ㄍㄨㄥ ㄇㄣˊ

繁体公門

公门

词语解释

公门[ gōng mén ]

⒈  古称国君之外门为“公门”。

⒉  官署,衙门。

引证解释

⒈  古称国君之外门为“公门”。

《礼记·曲礼上》:“国君下齐牛,式宗庙,大夫士下公门,式路马,乘路马,必朝服。”
《穀梁传·庄公元年》:“秋,筑王姬之馆于外。筑,礼也;于外,非礼也。筑之为礼,何也?主王姬者,必自公门出。”
《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顷之,太子与 梁王 共车入朝,不下司马门,于是 释之 追止太子、 梁王 无得入殿门。遂劾不下公门不敬,奏之。”

⒉  官署,衙门。

《荀子·强国》:“观其士大夫,出於其门,入於公门,出於公门,归於其家,无有私事也。”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后娶》:“身没之后,辞讼盈公门,谤辱彰道路。”
唐 张固 《幽闲鼓吹》:“张长史 释褐为 苏州 常熟 尉,上后旬日,有老父过状,判去。不数日復至。乃怒而责曰:‘敢以閒事屡扰公门!’”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折狱》:“杀人之罪已定,但得全尸,此案即结;案后,速醮可也。汝少妇,勿復出入公门。”
郭沫若 《反正前后》七:“有过一位总督很喜欢他,他时常出入公门。”

国语辞典

公门[ gōng mén ]

⒈  旧称政府官署。

《文选·韦曜·博弈论》:「故山甫勤于夙夜,而吴汉不离公门,岂有游情哉!」

⒉  君门。

《礼记·曲礼下》:「龟䇲、几杖、席盖、重素、袗?绤,不入公门。」
《文选·枚乘·七发》:「纯粹全牺,献之公门。」

分字解释


※ "公门"的意思解释、公门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除了中原一点红曾做过杀人取金的恶事外,其他四人都是铲奸除恶,仰不愧天,俯不祚地的绝代侠者,但就算他们也不想和公门中人打任何交道,颇有敬而远之的态度。

2、一般的香客,由这些道姑们陪着吃顿酒也就了事,遇着那舍得大把花钱的施主或者极有来头的公门中人,晚上她们也可在厢房伴宿。

3、表裘不入公门,而乃欲以见天地,可乎?且先王之服,冬裘夏葛以适寒暑,未有能易之者也。

4、作为京城源顺镖局的副总镖头,他出面这些人打交道的次数并不少,自然也清楚这帮人虽说吃的是公门饭,但脱了那身衣服,也是拖家带口混生活的主儿。

5、那就是,公门里面好修行,半夜敲门心不惊;善恶到头终有报,举头三尺有神明,鬼神之说,即便不信,也要能敬则敬。

6、“公门桃李争容日”,巧用三个欧洲国名作下联相对:“法国荷兰比利时”。

7、古语常言一句话:一字入公门,九牛拽不出。

8、京城之内,辇毂之下,竟有这等徇私枉法鱼肉百姓的公门败类。

9、孟七就死在公门的院中,他至死时双眼仍是睁着的,是不是他仍不甘心瞑目?他虽然是唯一知道那青面人身份的,但他永远也不能张口讲话了。

10、愧受公门千石粟;常怀广厦万间心。

11、政道隔于三家,仁义闭于公门,故作公陵之歌,伤无权力于世,大化绝而不通,道德施而不用。

12、如同在世阎罗一般凶恶残忍,但也不是只会一味逞凶,这些生活在底层的公门胥吏向来极擅长察言观色,既然见到张灵宝对自己如此客气,他们对自己的态度自然不会多么严苛。

13、今年我校的重点高校新生有不少是公门桃李啊。

14、公门里面好修行,半夜敲门心不惊;善恶到头终有报,举头三尺有神明。

15、频年役心尘满面,公门百事苦牵缠。

16、侠本以武犯禁却甘心锢入公门,江湖中人人侧目,笑他贪图功名甘为鹰犬,朝中诸官见了他笑容冷淡皮里阳秋,一介莽夫罢了,全凭圣上宠信包黑子才封了官职。

17、卫五儿看李庆春走了,本想招呼蓝熙书走人到徐娘绣坊转转,看到为首一个无品绿袍的公门中人喝令抄查,一时间徐娘绣坊里大呼小叫尖声细嗓子的开了锅一样。

18、卫国有个无赖,老婆早死了,一直没有钱再娶,只好跑到黄公门上来求婚,黄公果然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