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íng

依凭


拼音yī píng
注音一 ㄆ一ㄥˊ

繁体依憑

依凭

词语解释

依凭[ yī píng ]

⒈  凭借;依靠。

⒉  依据。

引证解释

⒈  凭借;依靠。

《后汉书·南蛮传·巴郡南郡蛮》:“圣 等依凭阻隘,久不破。”
唐 可止 《雪十二韵》:“道路依凭马,朝昏委託鷄。”
杨朔 《非洲鼓》:“踏着战鼓,涌向殖民主义者最后依凭的残壁断垒。”

⒉  依据。

唐 元稹 《进边图状》:“宣示其遣,辨别精粗,即知愚臣一一皆有依凭,不敢妄加增减。”

国语辞典

依凭[ yī píng ]

⒈  依赖、凭借。

《后汉书·卷七七·酷吏传·阳球传》:「斗筲小人,依凭世戚。」
《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意者岂非神明依凭支持,以保汉室者也。」

⒉  根据。

唐·元稹〈进西北边图状〉:「宣示其道,辨别精粗,即知愚臣一一皆有依凭,不敢妄加增减。」

分字解释


※ "依凭"的意思解释、依凭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高贵的身分只是依凭上代的财产。

2、传说她之所以能得汉成帝宠幸,主要依凭的就是她出神入化的舞技。

3、自由诗写得好的时候,可以无所依凭而自成一格。

4、而且,依凭我这首诗中的符咒,把我的话语传给天下所有的人,就像从未熄的炉中拨放出火花!

5、立足于新全球化时代的交往实践,依凭共同的价值理性,自下而上地寻求普遍的道德价值准则。

6、然而,这种合作必须建立在信任、协商、平等和互利的基础上,必须从事实出发,而不是依凭推论。

7、凡此种种,皆为中华文化在长期的历史锻冶过程中所形成的精神爝火与文明粹质,是我们创造灿烂未来的有力依凭

8、回忆是一个人所能有的,最后的依凭。白饭如霜

9、新生代小说叙事策略的特征是:从历史碎片到生活碎片、从意象营造到事象呈现、从依凭传统到挣脱传统。

10、杖,倚凭。杖莫如信指可依凭的莫过于守信。左传?襄公八年:『舍之闻之:「杖莫如信」。完守以老楚,杖信以待晋,不亦可乎。』

11、案松、览等皆出微蔑,斗箕小人,依凭世戚,付托权豪,俯眉承睫。

12、“自相识以来,我所有的任性与要求,唯一所凭借的就是你的爱,失了它,我再无依凭。”,“倘若你所有的依凭只是我的爱,那么我的依凭又是什么?其实犼所有的依凭也只有你的爱,倘若这份爱没了,我便一无所有。”。一度君华

13、红色的缨穗套在环首之上,随风轻舞,张郃微挺刀鞘,白铁生寒,柄作黄龙而吞锋,这把佩刀,正是张郃成名多年依凭的“巧变三绝”。

14、原则生成于个案当中,形式化于法学理论之上,它所依凭的是一种实践理性。

15、基于这种理论,布迪厄挑战了现代艺术所依凭的哲学经典,康德美学的普遍合法性。

16、看不到的世界,依凭的是想象,想起来有几分的荒唐,可是又觉得这才是真实。黄磊

17、我们依凭报纸获悉所发生的事情。

18、孔子听韶乐,三月不知肉味,个体审美总是依凭某种参照来进行审美活动,而这种参照结构就是审美趣味。

19、但我相信,它同时归属于两者,我所依凭的理由在正文中说明。

20、依凭着对中国古代建筑的深厚底蕴和理解,他及时地抓住了这一前人甚少涉及但内涵极为丰富、意义十分重大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