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tí bīng
注音ㄊ一ˊ ㄅ一ㄥ
⒈ 率领军队。
⒈ 率领军队。
引唐 武元衡 《兵行褒斜谷作》诗:“注意奏凯赴都畿,速令提兵还 石坂。”
《封神演义》第四三回:“自来提兵征伐多年,未尝有挫锋鋭;今日到此,失机丧师,殊为痛恨!”
京剧《取南郡》第十四场:“牛金、曹纯 恐非 周瑜 敌手,元帅还须提兵接应。”
⒈ 率领军队。
引《三国演义·第三一回》:「父亲病体未痊,不可远征,儿愿提兵前去迎敌。」
《儒林外史·第一回》:「只有太祖皇帝起兵滁阳,得了金陵,立为吴王,乃是王者之师;提兵破了方国珍,号令全浙乡村镇市,并无骚扰。」
1、至于剿匪的左良玉,虽然还没有辽镇那般声势,但是今年三月溃兵数十万,声言饷乏,欲寄帑于南京,提兵东下,艨艟蔽江。
2、今天下分崩,四方云扰!百姓失时,难以生存!瑞不才,愿于牟平聚英豪,练精锐,待天时与我,定提兵清汉秽,重振大汉威仪!
3、身为鑫国太子亲自提兵,劳师糜饷达上年之久才有此次大捷,寡人不怪罪他也就罢了,还能叙功?
4、旅顺既下,本帅提兵自天津迫京师,天下传檄而定,大业即成。
5、医者人之司命,如大将提兵,必谋定而后战。
6、半夜,小西行长提兵渡过大同江,退保龙山。
7、臣提兵深入虏境,颍昌之战,我兵大捷,虏众奔溃,潜入汴京,当时若得戮力齐心,上下相副,并兵一举,大事可成。
8、他若是早早来归,两家俱好,他若不听我们的言语,定要提兵遣将,和天星老爷撑对,我们宁可各人寻个自尽,再不敢反戈相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