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族

词语解释
三族[ sān zú ]
⒈ 有几种说法。(1)谓父、子、孙。《周礼·春官·小宗伯》:“掌三族之别,以辨亲疏。”郑玄注:“三族,谓父、子、孙。”《仪礼·士昏礼》:“惟是三族之不虞,使某也请吉日。”郑玄注:“三族,谓父昆弟、己昆弟、子昆弟。”按,前注据父言之,故云子、孙;后注据子言之,故云己与子,二注义同。参阅孙诒让《周礼正义》。(2)谓父族、母族、妻族。《大戴礼记·保傅》:“三族辅之。”卢辩注:“三族,父族、母族、妻族。”《庄子·徐无鬼》:“夫与国君同食,泽及三族,而况父母乎!”成玄英疏:“三族,谓父母族、妻族也。”《后汉书·杨终传》:“秦政酷烈,违忤天心,一人有罪,延及三族。”李贤注引《汉书音义》:“父族、母族、妻族也。”(3)谓父母、兄弟、妻子。《史记·秦本纪》:“法初有三族之罪。”裴骃集解引张晏曰:“父母、兄弟、妻子也。”
⒉ 指一人犯罪而诛其三族。
⒊ 指上古帝鸿、少暤、颛顼之不才子,即浑沌、穷奇、梼杌。
引证解释
⒈ 有几种说法。(1)谓父、子、孙。
引《周礼·春官·小宗伯》:“掌三族之别,以辨亲疏。”
郑玄 注:“三族,谓父、子、孙。”
《仪礼·士昏礼》:“惟是三族之不虞,使某也请吉日。”
郑玄 注:“三族,谓父昆弟、己昆弟、子昆弟。”
按,前注据父言之,故云子、孙;后注据子言之,故云己与子,二注义同。参阅 孙诒让 《周礼正义》。(2)谓父族、母族、妻族。 《大戴礼记·保傅》:“三族辅之。”
卢辩 注:“三族,父族、母族、妻族。”
《庄子·徐无鬼》:“夫与国君同食,泽及三族,而况父母乎!”
成玄英 疏:“三族,谓父母族、妻族也。”
《后汉书·杨终传》:“秦 政酷烈,违啎天心,一人有罪,延及三族。”
李贤 注引《汉书音义》:“父族、母族、妻族也。”
(3)谓父母、兄弟、妻子。 《史记·秦本纪》:“法初有三族之罪。”
裴骃 集解引 张晏 曰:“父母、兄弟、妻子也。”
⒉ 指一人犯罪而诛其三族。
引《墨子·号令》:“其以城为外谋者,三族。”
《史记·秦始皇本纪》:“子婴 遂刺杀 高 於斋宫,三族 高 家以徇 咸阳。”
⒊ 指上古 帝鸿、少暤、颛顼 之不才子,即 浑沌、穷奇、梼杌。
引《左传·文公十八年》:“此三族也,世济其凶,增其恶名,以至于 尧,尧 不能去。”
《史记·五帝本纪》:“昔 帝鸿氏 有不才子,掩义隐贼,好行凶慝,天下谓之 浑沌。少皞氏 有不才子,毁信恶忠,崇饰恶言,天下谓之 穷奇。顓頊 氏 有不才子,不可教训,不知话言,天下谓之 檮杌。此三族世忧之。至于 尧,尧 未能去。”
国语辞典
三族[ sān zú ]
⒈ 三种有血缘关系的亲属:(1) 父母、兄弟、妻子。裴骃·集解引张晏曰:「父母、兄弟、妻子也。」(2) 父族、母族、妻族。唐·成玄英·疏:「三族,谓父母族也,妻族也。」(3) 父、子、孙。汉·郑玄·注:「三族谓父、子、孙。」(4) 父之昆弟、己之昆弟、子之昆弟。汉·郑玄·注:「三族谓父昆弟、己昆弟、子昆弟。」
引《史记·卷五·秦本纪》:「法初有三族之罪。」
《庄子·徐无鬼》:「夫与国君同食,泽及三族,而况父母乎?」
《周礼·春官·小宗族》:「掌三族之别,以辨亲疏。」
《仪礼·士昏礼》:「惟是三族之不虞,使某也,请吉日。」
⒉ 泛称亲族。
引《三国演义·第一三回》:「令诸侯共伐我等,三族不能保矣。」
清·汪中〈先母邹孺人灵表〉:「方中幼时,三族无见恤者。」
英语(old) three generations (father, self and sons), three clans (your own, your mother's, your wife's)
分字解释
※ "三族"的意思解释、三族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看唐方带领他的三族舰队,震烁星空,颤栗银河。
2、滚出去,传命,否则本公子将你这狗奴才五马分尸,夷灭三族。
3、远古前期,天地初开,龙麟凤三族相争,鸿钧、罗睺得利。
4、老熊猫早说过当初赤竹作乱之后三族就全都被打散,互相之间根本没有联系,时间又过了那么久,要不是老熊猫活的够长,有没有熊猫能记得芒冬部族都不好说。
5、她曾说,修复支离破碎的家园是作为帝姬不可推脱的使命,那时三族混乱不堪生灵涂炭,她悲伤而决绝。
6、现在三族都有一个统一的领导者,这坐城在住个几百万人当然是没问题,可银露绝对不会允许这坐城中重新其他的领导者。
7、豺狼野心潜包祸谋,卑侮王室,败法乱纪,坐领三台,*制朝政,爵赏由心,刑戮在口,所爱光五宗,所恶灭三族。
8、本卷讲述了鸿钧步道,巫妖崛起,人族初生,量劫大战,昊天称帝五段故事,智谋武力,因果轮回尽在其中!第161章鸿钧圣谕三族隐,天地清明功德降。
9、成功悯明室之亡,复痛生父之死,更切三族之冤,晕恸几绝,水浆不入口者屡日。
10、随后,司马懿食言,诛杀曹爽兄弟及其党羽何言、丁谧、邓矵、毕轨、李胜和桓范等人,夷三族。
11、株连到明清时代,发展到由原来的“夷三族”,动辄株连九族。
12、为了收服江南三族人心,苏清河借衡阳谭家族长谭允在川东被竹帮暗杀入题,于继任掌门后的第二年发下门帖,尽起洪湖派精锐,大张复仇旗帜浩浩荡荡杀奔川东。
13、三界三族三隐峰,一狱一宫三剑宗,十四支庞然大物,蟠踞于天央域数万年之久,任凭岁月流逝,岿然不动。
14、三族的精锐在以不周山为中心的千万里长短的战线上殊死搏杀,血染沙场,三方谁也停不下来了,不死不休。
15、度过青春期的旁徨和成长期的苦恼之后,他收伏孽龙,纵横三族,扭转乾坤,恢复宇内平衡力,享尽齐人艳福并能修真成仙,做出了一番惊天动地的大功业。
16、各位道友,龙凤三族失德,我等替天行道,愿诸位奋勇当先。
17、但念在傅家曾立过不少功劳,将功折过,法外开恩,只诛其三族,秋后处斩,余者为官者流放西北十年,庶民则男的罚为劳役,女的没入官邸为奴为婢。
18、亿万年的战斗,战火四起,争斗不休,最终人族弃天帝收服白泽、麒麟、凤凰、獬豸等十二上古仙兽、统一三族。
19、龙族,三魂殿,宫和帝,你二人可要护好我等三族啊,不要让我回去只看到山海关却看不到龙子龙孙。
20、龙族,三魂殿,宫和帝,你二人可要护好我等三族啊,不要让我回去只看到山海关却看不到龙子龙孙。
相关词语
- sān xīng三星
- sān yíng sān xū三盈三虚
- sān shì三室
- sān zhāng三张
- sān nóng三农
- sān bǎi三百
- sān jiǔ三九
- sān chéng三成
- sān bāo三包
- sān shān三衫
- sān xìn sān bù三信三不
- liǎng liǎng sān sān两两三三
- sān hào三号
- sān dōng三东
- sān yù sān xìn三浴三衅
- sān guī三龟
- sān yù sān xūn三浴三薰
- sān mù三暮
- sān xìn sān yù三衅三浴
- sān sān wǔ wǔ三三五五
- pīn zú拼族
- zú dì族地
- huáng zú皇族
- zú wèi族位
- guì zú贵族
- jiā zú家族
- shuǐ zú水族
- fù zú富族
- fù zú副族
- jiǔ zú九族
- cì zú赐族
- zú zǐ族子
- wéi zú维族
- zú shǔ族属
- jǔ zú举族
- zú qīn族亲
- zhuàng zú壮族
- hǎi zú海族
- zú fēn族分
- guó zú国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