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ínzhuàng

民壮


拼音mín zhuàng
注音ㄇ一ㄣˊ ㄓㄨㄤˋ

繁体民壯

民壮

词语解释

民壮[ mín zhuàng ]

⒈  旧时被征募服役的壮丁。

⒉  清代州、县官衙前卫兵。也叫壮班。

引证解释

⒈  旧时被征募服役的壮丁。

明 王廷相 《雅述下》:“正统 己巳之变,兵部徵各省兵入御虏……当时大臣建议,设立民壮,以备仓卒,法古兵出於农之义,三时在野力田,一时入城讲武,若有征调,即同正军。”
《醒世恒言·汪大尹火焚宝莲寺》:“﹝ 汪大尹 ﹞教左右唤进民壮快手人等,将寺中僧众,尽都绑缚。”
《明史·兵志三》:“正统 二年始募所在军餘、民壮愿自效者, 陕西 得四千二百人。人给布二匹,月粮四斗。”

⒉  清 代州、县官衙前卫兵。也叫壮班。

清 赵翼 《陔馀丛考·民壮》:“今州、县官衙前给使者有民壮,餼于官而供役。”
《老残游记》第六回:“又有几个人穿着号衣,上写着‘ 城武县 民壮’字样,心里知道这上房住的必是 城武县 了。”

国语辞典

民壮[ mín zhuàng ]

⒈  民间临时召募的壮丁。

《喻世明言·卷四〇·沈小霞相会出师表》:「张千、李万一条铁链锁著,四名民壮,轮番监押。」

⒉  清代州县的卫兵。

清·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凤宁徽·泗州志》:「民壮者,景泰以来设立之乡兵,寓兵于农之意也。」

分字解释


※ "民壮"的意思解释、民壮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公子那日在府中力主接了编练民壮差事,接着便点验家财又拒了范大人好意,一力要把民壮练成可战之军。

2、那消半个时辰,已经到了县衙,进了头门,绕过大堂,低头一望,虽然有几个民壮与那支更值夜的一班役卒往来巡哨,却不十分严密。

3、无规矩不成方圆,这是我制定的纪律要则,李信不便越俎代庖,请大人晓谕军营民壮们知晓。

4、阿克济阿惊讶的发现那些从城门里鱼贯而出的南朝民壮们并没有如他想象中不战而溃,也没有如安州县那些蠢货们没头没脑的冲上来,而是列好队站在原地。

5、段喜年早已经有了对策,从俘虏中挑选了五百名民壮还有他们的家眷,大概有九百多人,全部带了回来,就负责校场和高墙卫驻地的整饬。

6、武捕头心情沉重地解下囚车的一匹马,自己骑着,冒着风雪紧急返回阴陵县城报告,宋捕头带着囚犯的尸体,还有受伤的皂隶捕快民壮们,继续在风雪里往巴州赶。

7、城上,黄胜不由得一阵唏嘘,他自认为在代州守城之战中,自家组织招募的这些临时民壮也算是可圈可点,但与城外的三卫军相比,简直判若云泥,不值一提。

8、哦,原来是民壮啊,那更加的不成体统了,居然和朝廷官军争道,他们的领队呢,怎么不见过来见礼,真真是村野匹夫,冥顽不灵。

9、随着笛音反复,民壮们则反复做着趴下起立的动作,瞧这架势还齐整的很。

10、三班班头在前,使役在后,另外还有征发的民壮、弓兵、粮差、门子、禁子……足足有三百来人。

11、无规矩不成方圆,这是我制定的纪律要则,李信不便越俎代庖,请大人晓谕军营民壮们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