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èiyōu

内忧


拼音nèi yōu
注音ㄋㄟˋ 一ㄡ

繁体內憂

内忧

词语解释

内忧[ nèi yōu ]

⒈  国内的忧患。

内忧外患。

⒉  内心忧虑。

素小心畏忌,已内忧矣。

⒊  指母丧。

以内忧解职。

引证解释

⒈  内部的忧患。多指国家内部不安定。对外患而言。

《左传·成公十六年》:“自非圣人,外寧必有内忧。”
《史记·秦本纪》:“国家内忧,未遑外事。”

⒉  心中忧虑。

《汉书·张安世传》:“禹 谋反,夷宗族, 安世 素小心畏忌,已内忧矣。”

⒊  指母丧。

唐 杨炯 《唐右将军魏哲神道碑》:“显庆 二年,以内忧解职。”
唐 张说 《故洛阳尉赠朝散大夫马府君碑》:“入太学,举明经,补 巴西 尉,内忧去职。”
宋 王安石 《与孟逸秘校手书》之九:“然 元规 方内忧,暇议此否?”

国语辞典

内忧[ nèi yōu ]

⒈  内部的忧患。多指国家内部不安定。也作「内患」。

《国语·晋语六》:「且唯圣人能无外患,又无内忧。」
《史记·卷五·秦本纪》:「国家内忧,未遑外事。」

⒉  母丧。唐·张说〈故洛阳尉赠朝散大夫马府君碑〉:「入太学,举明经,补巴西尉,内忧去职。」也作「内艰」。

分字解释


※ "内忧"的意思解释、内忧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在近代中国内忧外患的历史条件下,中国人民救亡图存与自强求富的基本要求。

2、但在1980年,也是经过一场标志性的选举,我们还是在内忧外患之时出过这样一位总统:罗纳德里根。

3、清朝末年,内忧外患,国无宁日,人民渴望有安邦定国的志士出现,挽救民族的危亡。

4、真想解除一国的内忧应该依靠良好的立法,不能依靠偶然的机会。亚里士多德

5、吴时来的诗歌、散文反映了一位正直忠贞的封建官员在内忧外患、时局动荡的社会里的苦闷、徘徊、理想和追求,抒写了一位忠君爱民的正直人士的艰辛和苦难,表现出善于抒情、通俗典雅的艺术特征。

6、明末天下大乱,内忧外患,国力不断内耗,宦官意图篡政。

7、, 清朝末年,内忧外患,国无宁日,人民渴望有安邦定国的志士出现,挽救民族的危亡。

8、希拉里对华府政治驾轻就熟,处事折冲连横,当选后确能拾遗补阙,成为内忧外患的美国目前最需要的领导人;而奥巴马初生牛犊不期修古,不法常可,号召力大。

9、、南宋末年,朝野上下奸臣当道,外有金朝、西辽、大理、西夏、吐蕃以及逐渐强大的蒙古威胁,实乃内忧外患,乱世之秋也。

10、当今朝廷主昏臣庸,丧德败行,以致天下大乱,叛乱频生,内忧外患比比皆是。中国内忧外患的时期已过去了。

11、晚清时期,虽然面临内忧外患的政治环境,但是御窑厂依然为皇室烧造了不少的瓷器艺术精品。

12、当今朝廷主昏臣庸,丧德败行,以致天下大乱,叛乱频生,内忧外患比比皆是。

13、当内忧外患平定以后,我们一定 痛饮黄龙 ,在首都庆功!

14、解放初期,我们国家内忧外患,日子很不好过。

15、面对着“内忧外患”,我们这批对南大充满希望的青年几乎无所适从。

16、同样,D1net认为,国内外运营商自身发展缓慢,在互联网时代四处受到夹击,内忧外患,举步维艰,也使得运营商市场的天花板效应愈发明显。

17、欣逢辛卯庆党诞,峥嵘坎坷九十年,井冈山上燃星火,镰刀斧头辟新天,内忧外患家国危,全民抗战曙光现,五星红旗易青天,建党立业开纪元。

18、面对内忧外患,商业银行积极寻求新的效益增长点,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成为其重要举措。

19、虽然种种负面消息都慢慢被安抚下来,但是,内忧外患却着实难以完全消除,一时间EDG龙困浅滩,任有百般手段,也难以招架。

20、他以英法两国人民受科学精神影响,国家蒸蒸日上,其国力足以左右全球说明,以科学之精神为立国之根基,陶铸人民,蔚成民气,国家才能无内忧外患,人民才能享自由之幸福,毫不受人欺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