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óyōu

国忧


拼音guó yōu
注音ㄍㄨㄛˊ 一ㄡ

繁体國憂

国忧

词语解释

国忧[ guó yōu ]

⒈  国家的忧患;国家的危难。

⒉  指国有患难。

⒊  指国丧。

引证解释

⒈  国家的忧患;国家的危难。

《淮南子·人间训》:“遇之无礼,必为国忧。”
三国 魏 曹植 《杂诗》之五:“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
唐 刘长卿 《送崔使君赴寿州》诗:“列郡专城分国忧,彤幨皂盖古诸侯。”

⒉  指国有患难。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吴王 曰:‘ 勾践 国忧而寡人给之以粟,恩往义来,其德昭昭,亦何忧乎!’”

⒊  指国丧。

《后汉书·窦宪传》:“齐殤王 子 都乡侯畅 来弔国忧。”
李贤 注:“章帝 崩也。”

国语辞典

国忧[ guó yōu ]

⒈  国家的忧患,国难。

《文选·曹植·杂诗六首之五》:「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

分字解释


※ "国忧"的意思解释、国忧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他怀有一种忧国忧民的意识,以图唤起中华民族的觉醒.

2、古往今来,忧国忧民一直是文人志士写诗作文的主要内容。

3、岳飞一生精忠报国,赤胆忠心,忧国忧民,青史留名。

4、都壮怀激烈,忧国忧民,而同时又对现实感到深深的绝望。

5、透过“长安情结”,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作家群体超越个人得失的忧国忧民意识,以及他们出于个人生存、发展的需求而对政治权力的依附与追求。

6、只字片语间可见,兼容并包的开阔胸襟,只字片语间,可见忧国忧民之情怀,只字片语间,可见其雄心,可见其胸有沟壑百万兵,安邦定国凌云志。

7、只知道随声附合,装出一付"忧国忧民"的样.

8、清朝末年,不少有识之士,面对中国社会群魔乱舞的黑暗现实,忧国忧民,感奋而起。

9、岳阳楼因文而名,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岳阳楼记》抒发了先忧后乐、忧国忧民的情怀,吸引了无数海内外游客前往观赏岳阳楼。

10、唉,你相公天生是个忧国忧民的大好人,升官发财又有何意义?

11、丞相真乃忧国忧民啊,我等不及。

12、这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小施主忧国忧民,一片赤心尤为可嘉!

13、我说秦朗,你觉得上面的人真的就会忧国忧民?合着只有下面的官员有问题,上面都是好的,难道你没听过上梁不正下梁歪么?

14、屈原的《离骚》充分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强烈感情。

15、但作为一名无政府主义者,他欣赏的是杜甫身上亲切、自然的一面,而对其忧国忧民的儒家思想则略为不屑。

16、只知道随声附合,装出一付"忧国忧民"的样.

17、好人力量就是美,助人乐己就是美,拾金不昧就是美,雪中送炭就是美,舍己为人就是美,见义勇为就是美,忧国忧民就是美,胸怀天下更是美。

18、从个人立场来讲,他是为这对父女的命运同情;从大义的角度来看,用忧国忧民来形容也不为过。

19、将革命事业当作自己的家,这是一个年轻时代即怀忧国忧民之情的共产主义战士革命人生观的生动写照,显示出诗人高尚广阔的胸襟。(造 句网)

20、朕乃山河大地主,忧国忧民时转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