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fáng méng
注音ㄈㄤˊ ㄇㄥˊ
⒈ 谓消弭错误、祸患于萌芽状态。
⒈ 谓消弭错误、祸患于萌芽状态。
引汉 王符 《潜夫论·浮侈》:“忧之劳之,教之诲之,慎微防萌,以断其邪。”
《后汉书·丁鸿传》:“若勑政责躬,杜渐防萌,则凶妖销灭,害除福凑矣。”
《三国志·蜀志·秦宓传》:“故 孔子 发愤作《春秋》,大乎居正,復制《孝经》,广陈德行。杜渐防萌,预有所抑,是以 老氏 絶祸於未萌,岂不信邪!”
1、别以为这是件小事,如果再发展下去这孩子就完了,从现在起就要杜渐防萌。
2、我们做思想工作要杜渐防萌,把坏的苗头消除在萌芽状态,绝不能等问题成了堆才去抓。
3、哲人县鉴微远,杜渐防萌,知采椽不惬后代之心,不斫不为将来之用,故加硃施漆,以传厥后。
4、若敕政责躬,杜渐防萌,则凶妖销灭,害除福凑矣。
5、使蕡策早用,则杜渐防萌,逆节可消,宁殷忧多难,远及圣世耶!今天地反正,枉魄愤胔,有望于陛下。
6、使皇上能够洞见症结,下决心涤瑕荡秽,杜渐防萌。
7、而来魁都没有杜渐防萌,这也不怪上帝了。
8、我们做思想工作要杜渐防萌,把坏的苗头消除在萌芽状态,绝不能等问题成了堆才去抓。
9、若敕政责躬,杜渐防萌,则凶妖销灭,害除福凑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