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兵

词语解释
土兵[ tǔ bīng ]
⒈ 地方兵。
引证解释
⒈ 地方兵。
引《资治通鉴·后梁均王贞明三年》:“﹝ 渝关 ﹞旧置八防御军,募土兵守之……土兵皆自为田园,力战有功则赐勋加赏。”
《水浒传》第二四回:“武松 道:‘教嫂嫂生受, 武松 寝食不安;县里拨一个土兵来使唤。’”
明 朱国祯 《涌幢小品》卷十二:“选民丁之壮者编成什伍,号为土兵。”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十一:“而后知 明 人之徵土兵,亦犹本朝之募乡勇。”
国语辞典
土兵[ tǔ bīng ]
⒈ 地方兵。
引《元史·卷一七·世祖本纪十四》:「其管内黄胜许聚众二万,据忠州,乞调军万人、土兵三千人,命刘国杰讨之。」
《水浒传·第一三回》:「那步兵都头,管著二十个使馆的头目,二十个土兵。」
分字解释
※ "土兵"的意思解释、土兵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这两顶降落伞可确保LAMV及其驾驶员和所载土兵安全着陆。
2、两方都没有胜利者,双方都损失惨重,奔马平原到处都是双方土兵的尸体,血流飘杵,一片狼藉。
3、这时候,按照他刚才的吩咐,县内土兵已经在衙前集结完毕,就见七成年岁在五十上下,三成还没有阿飞大,一个个塌胸瘪肚,瘦骨如柴,腿股战栗。
4、军官命令土兵们冒着敌人的火力继续进攻前进。
5、悉散遣诸军,留永顺、保靖土兵数千,解甲休息。
6、翼南牌坊位于司城南面紫金山和若云书院的雅草坪,始建于明嘉靖年间,上刻“子孙永享”四字,系为表彰二十六代土司彭冀南率土兵抗倭有功而立【造 句网】。
7、八月的警营,红旗飘飘,柳树依依,小鸟在枝头鸣叫,穿着橄榄绿警服的战士们,排成一排排整齐的长队,迎接他们的亲人们到来,这是警营一年中最热闹的一天,所有快乐都写在了每位土兵的脸上。
8、乡兵亦称民兵,有的称强壮、弓箭手、土兵、果毅等,是不脱离生产、农隙集结训练的民众武装,以按户选、抽的壮丁或募集的土人组成。
9、土兵则由湖广的是湘西永顺、保靖的土司武装组成。
10、如果敌军土兵不讲出真情,我们可以拷问他。
11、一位土兵仰面躺在铺位上。
12、翼南牌坊位于司城南面紫金山和若云书院的雅草坪,始建于明嘉靖年间,上刻“子孙永享”四字,系为表彰二十六代土司彭冀南率土兵抗倭有功而立。
相关词语
- tǔ shēng tǔ zhǎng土生土长
- guó tǔ国土
- běn tǔ本土
- fēng tǔ封土
- ān tǔ安土
- tǔ qì土气
- cǎo tǔ草土
- fēng tǔ丰土
- tǔ zhōng土中
- tǔ zhe土着
- lè tǔ乐土
- tǔ fěi土匪
- rè tǔ热土
- bìng tǔ并土
- tǔ rén土人
- fù tǔ负土
- fù tǔ复土
- chǒu tǔ丑土
- dì tǔ地土
- ní tǔ泥土
- zhì bīng至兵
- bīng yíng兵营
- wèi bīng卫兵
- zhōng bīng中兵
- bīng fǎ兵法
- chū bīng出兵
- bīng lǚ兵旅
- bīng lǜ兵律
- bīng tóu兵头
- mín bīng民兵
- zhèn bīng振兵
- pào bīng炮兵
- bīng lì兵力
- bīng tún兵屯
- bīng xiàng兵象
- é bīng额兵
- ěr bīng饵兵
- bīng shù兵术
- zhù bīng驻兵
- bīng tǐ兵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