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īng

伏兵


拼音fú bīng
注音ㄈㄨˊ ㄅ一ㄥ

伏兵

词语解释

伏兵[ fú bīng ]

⒈  战前潜伏的军队。

(troops in) ambush;

引证解释

⒈  埋伏下来伺机袭击敌人的军队。

《史记·淮阴侯列传》:“信 乃益为疑兵,陈船欲度 临晋,而伏兵从 夏阳 以木罌缻渡军,袭 安邑。”
唐 于鹄 《出塞曲》:“逢著降 胡 説, 阴山 有伏兵。”
清 昭槤 《啸亭杂录·西域用兵始末》:“伏兵四起,旌旗耀目。”
许杰 《惨雾下》:“呵!这边有伏兵呢!不要再追了罢!”

国语辞典

伏兵[ fú bīng ]

⒈  暗中隐藏埋伏的军队。

《三国演义·第一二回》:「操若来,诱之入城,四门放火,外设伏兵。」
《儒林外史·第四三回》:「你等他回去之时,听炮响为号,伏兵齐起,上前掩杀。」

英语hidden troops, ambush

法语troupes en embuscade, embuscade

分字解释


※ "伏兵"的意思解释、伏兵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士兵布下伏兵,等待开火的信号.

2、以色列人在基比亚的四围设下伏兵

3、待伏兵出,汝可分兵击之;用车十余乘,各藏柴草,塞住小路,放火烧之。

4、答曰:“某见山凹中有蜀兵旗幡数处,恐是伏兵,故急招将军回。”

5、士20:29以色列人在基比亚的四围、设下伏兵.

6、当决定绕过伏兵的最佳路线时,战术技能会附加到心智属性上。

7、然而通过向周围的高地派遣步兵,军队得以迅速包抄这队伏兵

8、但因为历年的战争,它显得满目凄凉了,不过这仍然是一个易守难攻的军事要塞,只要在两山中设下伏兵,就可以说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了。

9、耶罗波安却在犹大人的后头设伏兵。这样,以色列人在犹大人的前头,伏兵在犹大人的后头。

10、又听得寨前炮响,史广恭按兵不动,只等他人来,塌了陷坑、山后伏兵齐起,接应捉人。

11、再看四周,伏兵不计其数,蚁拥蜂攒,利刃闪烁,寒气逼人。

12、退一步,天地宽。这就像下围棋,有块棋臭了,若尚未祸及全盘,与其困兽犹斗,愈下愈重,弄得不可收拾,不如暂搁一边,另辟战场,说不准弈到最后,那被围的臭棋变成伏兵,反败为胜呢。

13、比如说在布内尔,一队坦克先遣部队在狭窄的Ambela垭口被带有自杀性炸弹的伏兵阻截。

14、虽然被楚军伏兵截住了将近一半,可生下来的千余铁骑毕竟是以逸击劳,全力冲刺发挥出威力的重步兵冲锋。

15、耶罗波安却在犹大人的后头设伏兵。 这样,以色列人在犹大人的前头,伏兵在犹大人的后头。

16、众人方唱歌赞美的时候,耶和华就派伏兵击杀那来攻击犹大人的亚扪人,摩押人,和西珥山人,他们就被打败了。

17、方才喘一口气,伏兵又现,这群惊弓之鸟吓得抱头鼠窜,各自逃命。

18、他疑有伏兵

19、八月二十六日,吴三桂、王朴率明军出奔宁远,中途遭到清军伏兵的击杀,二人仅以身免。

20、东边那条路有一条跨河桥,桥头连着的就是一大片树林子,也是个能布伏兵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