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大众语大众语的意思
zhòng

大众语


拼音dà zhòng yǔ
注音ㄉㄚˋ ㄓㄨㄥˋ ㄩˇ

繁体大眾語

大众语

词语解释

大众语[ dà zhòng yǔ ]

⒈  1934年上海展开语文如何接近民众的讨论,认为“五四”以来的白话文已与大众有隔阂,提出了“大众语”的口号,也就是说,要建设一种说得出、听得懂、写得来、看得下的适合大众需要的语文。大众语论战给当时废止白话、恢复文言、提倡尊孔读经的逆流以很大打击,对新文学和拉丁化新文字运动起了推进作用。

引证解释

⒈  1934年 上海 展开语文如何接近民众的讨论,认为“五四”以来的白话文已与大众有隔阂,提出了“大众语”的口号,也就是说,要建设一种说得出、听得懂、写得来、看得下的适合大众需要的语文。大众语论战给当时废止白话、恢复文言、提倡尊孔读经的逆流以很大打击,对新文学和拉丁化新文字运动起了推进作用。

鲁迅 《书信集·致曹聚仁》:“我对于大众语的问题,一向未曾研究,所以即使下问,也说不出什么来。”
亦称“大众语文”。 鲁迅 《花边文学·汉字和拉丁化》:“反对大众语文的人,对主张者得意地命令道:‘拿出货色来看!’”

国语辞典

大众语[ dà zhòng yǔ ]

⒈  大众通用的语言。

分字解释


※ "大众语"的意思解释、大众语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枇评语篇分析所关注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大众语篇和官方话语,旨在揭示语言使用、意识形态和权势之间的互动关系。

2、当时火星语、火星帖、既表示思想过于陈腐,跟不上大众的节奏.

3、虽然截至20世纪中叶,盖尔语已濒临消亡,但是现在,这种小众语言又开始慢慢融入大众的生活。

4、新闻语篇,作为一种非文学的大众语篇,一直以来就在批评性话语分析领域倍受关注。

5、一般文学史认为,30年代的大众语讨论是成功的,它对新文学和现代汉语书面语的建设起到了推进作用。

6、批评语言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大众语篇,例如:电视、广告、报刊、官方文件和法律法规等。

7、大众语篇是批评话语分析特别关注的一个领域,它包括新闻报道、政治演说、官方文件的语篇等。

8、批评性语篇分析主要是基于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通过分析大众语篇来解释语篇中所隐含的意识形态和权力关系。

9、大众语篇是批评话语分析特别关注的一个领域,它包括新闻报道、政治演说、官方文件、司法官员的语篇等。

10、1934年的大众语论争,非常具有历史的戏剧性。

11、它主要通过分析大众语篇来揭示语篇中隐含的意识形态和权力关系,同时揭示语篇在控制和影响人们的意识形态的过程中所起的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