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í

识字


拼音shí zì
注音ㄕˊ ㄗˋ

繁体識字
词性动词

识字

词语解释

识字[ shí zì ]

⒈  认识文字。

become literate;

引证解释

⒈  认识文字。

《宋书·沉庆之传》:“庆之 手不知书,眼不识字,上逼令作诗, 庆之 曰:‘臣不知书,请口授 师伯。’”
《水浒传》第三七回:“如今哥哥去时,小弟寄一封书去。只是不识字,写不得。”
夏衍 《懒寻旧梦录·从辛亥到“五四”》:“因为我识字,能记账,那位管事说,老板正要请一位记账的人。”

⒉  谓知晓文字音义,精于训诂。

唐 韩愈 《醉赠张秘书》诗:“阿买 不识字,颇知书八分。”
钱仲联 集释:“阿买 既能书八分,则公谓之不识字者,不识文字之形义耳,非如世俗之所谓不识字也。”
《说郛》卷二九引 宋 叶梦得 《岩下放言·扬雄好奇》:“扬雄 能识字,亲作《训纂》、《方言》。 《训纂》已不復见,而《方言》尚存。”
清 方文 《寄怀齐方壶》诗:“扬雄 识字惟 桓谭,太白 知心仅 杜甫。”

国语辞典

识字[ shì zì ]

⒈  认识字。

《儒林外史·第四〇回》:「只是这班小孩子,一个个好模好样,也还觉得聪俊,怎得有个先生教他识字便好!」
《红楼梦·第四九回》:「那宝琴年轻心热,且本性聪敏,自幼读书识字,今在贾府住了两日,大概人物已知。」

分字解释


※ "识字"的意思解释、识字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他既不识字,也不会写字,只会画押。

2、我的祖母不识字,可是她有一箩筐的神话和传奇故事。

3、科学认读是指阅读与识字相互协调、相互渗透的语文启蒙教育。

4、几百年前,许多人还不识字,人们通常设计绘画来说明故事。

5、一位不识字的工厂工人赢得了乐透彩金.

6、由于内德已经识字,他觉得他以前的那些画册都太浅了。

7、8、将最常用词汇,分门别类,看图识字,更容易掌握词义。

8、由于不识字,他想请个人帮他写呈子.

9、只有一小部分人识字,但书籍的产量却以惊人的速度增长。

10、许多年来识字一直被列为扶轮服务项目当中的优先项目之一,这是正确的,识字甚至应该成为每个扶轮社的重要计划。

11、我对汉字普及情况有些了解,1988年2月,国务院发布《扫盲工作条例》,规定脱盲标准农民必须识字1500个,职工和城镇居民必须识字2000个。

12、他究竟识字识字,也还没有证明。

13、识字是脱离贫穷的踏脚石,这是其他技能无法比拟的。

14、上面写着‘禁止野营’——除非你们不识字

15、昨日上午7时40分,芙蓉中路识字岭路口车辆川流不息。

16、英国在世界识字率水平表的位置一降再降。

17、我们爱读书,还有不识字的人呢,他们准赞成禁书。

18、进入了第二阶段,叫作看图识字

19、近年汉字识字教学出现了高原现象。汉字教学改革严重滞后,远远不能适应当前汉字识字教学的形势。

20、识字率上升;预期寿命上升;家庭规模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