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ānchú

蠲除


拼音juān chú
注音ㄐㄨㄢ ㄔㄨˊ

蠲除

词语解释

蠲除[ juān chú ]

⒈  废除;免除。

蠲除肉刑。——《史记·太史公自序》

relieve; avoid;

引证解释

⒈  废除;免除。

《史记·太史公自序》:“汉 既初兴,继嗣不明,迎王践祚,天下归心;蠲除肉刑,开通关梁,广恩博施,厥称 太宗。”
《世说新语·政事》“贾充 初定律令” 南朝 梁 刘孝标 注:“充 有才识,明达治体,加善刑法,由此与散骑常侍 裴楷 共定科令,蠲除密网,以为 晋 律。”
《南史·齐纪上·武帝》:“吴兴、义兴 遭水县,蠲除租调。”
《花月痕》第十四回:“謖如 要送酒安席, 荷生 道:‘方説甚么套,都已蠲除,你又来犯令了。’”
孙中山 《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现今苛捐尽数蠲除,物价也渐便宜了,人民也渐富足了。”

⒉  清除。

《史记·李斯列传》:“臣请诸有文学《诗》《书》百家语者,蠲除去之。”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幽怪一·汉宫老婢》:“我侍 张皇后 十二年,每伺后将入厕,为之洒扫,为之揭裙捧匜,蠲除粪溺。”

国语辞典

蠲除[ juān chú ]

⒈  免除。

《史记·卷八七·李斯传》:「臣请诸有文学诗书百家语者,蠲除去之。」
唐·元结〈大唐中兴颂〉:「蠲除妖灾,瑞庆大来。」

英语to reprieve, to avoid, to redeem

分字解释


※ "蠲除"的意思解释、蠲除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八月丁巳,悉复蠲除之,贺良及党与皆伏诛流放。

2、朕以眇薄,君临万邦,夕惕乾乾,思遵古烈,是以每下书蠲除徭赋,休息黎元,庶俯怀百姓,仰禀三光。

3、如来至真,常于胸前自然卍字,大人相者乃往古世蠲除秽浊不善行故。

4、;又有符咒以摄治鬼神,服饵以蠲除秽浊。

5、永愿蠲除忿恚心常乐修行诸佛法。

6、癸未,以竟陵王子良为太傅;蠲除三调及众逋,省御府及无用池田、邸治。

7、臣顷奉使北行,往反道路,闻众徭役,其可得蠲除省减者甚多。

8、今诸路转运司以逐州实约之费无多羡余,其间年岁有凶歉,则必蠲除;朝廷有要索,则必应副。

9、他代罪立功,因此得以蠲除刑罚.

10、两汉罢侯置守,蠲除曩弊,深协事宜,今因臣等,复有变更,恐紊圣朝纲纪;且后世愚幼不肖之嗣,或抵冒邦宪,自取诛夷,更因延世之赏,致成剿绝之祸,良可哀愍。

11、所谓俭者,非止财用,俭于饮食则养脾胃,俭于嗜欲则聚精神,俭于言语则养气息,俭于交游则洁身寡过,俭于酒色则清心寡欲,俭于思虑则蠲除烦恼。凡事省得一份,即受一份之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