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除

词语解释
辟除[ pì chú ]
⒈ 开辟。指打开通路。
⒉ 特指开道。
⒊ 谓开垦荒地。
引证解释
⒈ 开辟。指打开通路。
引汉 焦赣 《易林·屯之兑》:“道路辟除,南至 东辽,卫子 善辞,使国无忧。”
⒉ 特指开道。
引《明史·陈选传》:“士民数万号泣遮留,使者辟除乃得出。”
⒊ 谓开垦荒地。
引郭沫若 《盲肠炎·不读书好求甚解》:“农人说是在为国辟除草莱,工人说是在为国殖产兴邦。”
⒋ 打扫;扫除。
引《管子·心术上》:“故馆不辟除,则贵人不舍焉。故曰不洁则神不处。”
⒌ 引申为驱除。
引《荀子·成相》:“禹 有功,抑下鸿,辟除民害逐 共工。”
⒍ 祛除;禳除。
引汉 应劭 《风俗通·祀典·杀狗磔邑四门》:“今人杀白犬以血题门户,正月白犬血辟除不祥,取法於此也。”
三国 魏 曹植 《大墙上蒿行》:“驳犀标首,玉琢中央。帝王所服,辟除凶殃。”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顺星》:“十三日至十六日,由堂奥以至大门,燃灯而照之,谓之散灯花,又谓之散小人。亦辟除不祥之意也。”
⒎ 征聘授官。
引《周礼·地官·胥》:“自胥师以及司稽皆司市所自辟除也。”
《后汉书·百官志一》:“汉 初掾史辟,皆上言之,故有秩比命士。其所不言,则为百石属。其后皆自辟除,故通谓百石云。”
宋 陆游 《蜡弹省札》:“七品以下听便宜辟除。”
⒏ 芟除(杂草)。
引清 唐孙华 《治圃》诗之二:“辟除去荒秽,雍土培污洼。”
1. 开垦。 三国 魏 曹丕 《登城赋》:“平原博敞,中田闢除,嘉麦被垄,缘路带衢。”
⒐ 开发。
引康有为 《大同书》丁部:“就优胜劣败天演之理论之,则我 中国 之南,旧为 三苗 之地,而为我 黄帝 种神明之裔所闢除。”
分字解释
※ "辟除"的意思解释、辟除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汉代吏员由各级行政长官自行辟除,分曹治事,使各级政府组成一个较为严密的行政运作系统,对汉代地方政治产生了重要影响。
2、例如,汉末的刺史和唐末的节度使等均集军民两政大权于一身,对直属僚佐均有自行辟除的大权。
3、神王神将,乘我而行,行到某所,左右巡防,随行随止,随卧随起,辟除盗贼,鬼魅消亡,君子见我,喜乐非常,小人见我,欢跃惶惶.
4、当地小孩以瓦片垒梵塔,在塔里放柴点燃,待到瓦片烧红后,毁塔以煨芋,叫做“打芋煲”,随后将瓦片丢至村外,称作“送芋鬼”,以辟除不祥。
5、震离坎兑,翊赞扶将,荧惑前引,辟除不祥。
6、在他们辟除订婚谣言之后,又有传言说他们处于分手边缘。
7、隋代罢九品官人法,同时废置州郡长官辟除僚佐的旧制,“自是海内一命以上之官”咸归“吏部所掌”。
8、据介绍,脊吻又名鸱吻、鸱尾、正吻等,是中国古代大型建筑屋顶正脊两端的特有装饰,用来表示这类建筑的重要地位,有辟除火灾之意。
9、鱼唇丝解冻后再以姜片出水,可辟除腥味。
10、裁判必须辟除个人偏好,客观地评选出是公犬还是母犬更能表现出这个品种的形态特征。
相关词语
- pì nán辟难
- pì yōng辟雍
- pì mén辟门
- pì ruò辟若
- pì lì辟戾
- pì míng辟名
- pì shǔ辟暑
- pì pìn辟聘
- pì zuì辟罪
- pì biāo辟摽
- pì qiáng辟强
- pì yín辟淫
- pì yōng辟廱
- pì lì辟历
- pì hé辟阖
- pì lǐng辟领
- pì jiù辟就
- pì rú辟如
- pì jiāng辟疆
- pì zhì辟置
- chú bài除拜
- chú fēi除非
- chú guān除关
- chú chén除尘
- chú guān除官
- chú mǒ除抹
- gēn chú根除
- chú huō除豁
- chú lì除例
- chú huǐ除毁
- chú bì除陛
- bìn chú摈除
- fèi chú废除
- bá chú拔除
- chú kāi除开
- chú guò除过
- chú cán除残
- chú líng除灵
- chú gēn除根
- chú míng除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