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kē shì
注音ㄎㄜ ㄕˋ
繁体科試
⒈ 科举考试。
⒈ 科举考试。
引唐 白居易 《与元九书》:“家贫多故,二十七方从乡赋,既第之后,虽专於科试,亦不废诗。”
《宋史·选举志二》:“是岁( 绍兴 九年),以科试,明堂同在嗣岁,省司财计艰於办给。”
明 高明 《琵琶记·蔡公逼试》:“天子詔取贤良,秀才每都求科试。”
《红楼梦》第一一九回:“内中有个极富的人家姓 周 ……只有一子,生得文雅清秀,年纪十四岁,他父母延师读书,新近科试,中了秀才。”
⒈ 唐代的分科考试。有秀才、明经、进士等科。
引唐·白居易〈与元九书〉:「既第之后,虽专于科试,亦不废诗。」
唐·元稹〈酬乐天东南行诗一百韵〉:「科试铨衡局,衙参典校厨。」
⒉ 明清科举制度,各省学政周历各府州,从童生中考选秀才及甄试欲应乡试的生员,称为「科试」。
引《聊斋志异·卷一·叶成》:「值科试,公游扬于学使,遂领冠军。」
1、庆典活动颁发了2008年度“钟楼科试杯”教海探航征文奖项。
2、魁星作为赐科试第一的神灵,被人们尊称为文运之神,“魁星点斗”、“魁星踢斗”也由此应运而生。
3、乾隆初,安徽巡抚赵国麟举荐他应博学鸿词科试,他以病谢辞。
4、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据同花顺梳理发现,市面流通的中小企私募债中,受地方平台公司担保的仅“12山寨债”和“12常科试”两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