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旗

词语解释
五色旗[ wǔ sè qí ]
◎一九一一年至一九二七年中华民国的国旗,由红、黄、蓝、白、黑五色横列组成,表示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因民国初年由北洋军阀控制政权,故亦用以代指北洋军阀的统治,或借指北洋军阀。
引证解释
五色旗[ wǔ sè qí ]
1.一九一一年至一九二七年 中华民国 的国旗,由红、黄、蓝、白、黑五色横列组成,表示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
例证老舍 《老张的哲学》第八:“乡下人们对于城里挂着‘龙旗’、‘五色旗’,或‘日本旗’,是毫不关心的。”
2.因 民国 初年由北洋军阀控制政权,故亦用以代指北洋军阀的统治,或借指北洋军阀。
例证鲁迅 《而已集 · 通信》:“逃掉了五色旗下的‘铁窗斧钺风味’,而在青天白日之下又有‘缧绁之忧’了。”
鲁迅 《二心集 · 做古文和做好人的秘诀》:“更何况这位 常燕生 先生满身五色旗气味。”
分字解释
※ "五色旗"的意思解释、五色旗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辛亥双十,义起武昌,*制覆亡,民国肇建,五色旗扬,开启共和。(造 句网)
2、同样的五色旗,却一以贯之使用着蟠龙盾徽的标志,以及源之于清末的北方军称号,这让那些醉心于满清中兴的遗老遗少们都产生了误解。
3、翌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匆忙粉墨登场,并发表宣言,以五色旗为“国旗”,以卿云歌为“国歌”,“定都”北平,改北平为北京。
4、沙洲之中有一座只有一个僧侣的寺庙,可以脱了鞋在干净的细沙地上行走,看五色旗飘扬,阳光照射在佛陀祥和的面庞上。
5、辛亥双十,义起武昌,*制覆亡,民国肇建,五色旗扬,开启共和。
6、上午出门,主意是在买药,看见满街挂着五色旗,军警林立。
7、飘扬五色旗,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
8、同年在上海召开的共和联合会大会议决:“取五族共和的意义”,以五色旗为国旗。
9、在夫子庙内,孙中山看到,象征共和的五色旗,已经取代封建王朝的龙旗。
10、画片的左侧是断裂的清王朝龙旗,右侧是一幅完整的代表新生政权的共和五色旗。
11、1912年1月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于成立,孙中山为争取袁世凯逼清帝退位,放弃了他中意的“青天白日旗”,定袁世凯喜欢的五色旗为国旗。
12、北伐军兴,他顺应形势扯下了五色旗,换上了青天白日旗,表现了对革命的倾向。
13、1921年5月,孙中山在广州就任非常大总统后,废止了五色旗和十八星旗,代之以青天白日旗。
14、“庆祝大典”的会场上挂满了北洋时期的五色旗,大批日本陆军和海军军官站在台上。
15、国号从帝国改成了民国,国旗也从龙旗改成了红黄蓝白黑五色旗,象征着汉满蒙藏回五族共和。
16、“庆祝大典”的会场上挂满了北洋时期的五色旗,大批日本陆军和海军军官站在台上。(造句 网)
17、拖床碾出阅冰嬉,走队橐了五色旗。
18、六是由主办社派人打出五色旗,在旗杆悬挂上洋蜡、打气筒、牛笼嘴、马叉子、红白萝卜等物,到邻村去游街,接着骑马到各村的墙头拔社旗,强迫参与。
19、在东北将原北京政府的红黄蓝白黑五色旗改为南京国民政府的青天白日旗,宣布拥护国民政府的政治行动,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东北易帜。
20、据史料,在孙文就任临时大总统前夕,沪军都督陈其美抢先将500面五色旗从上海运至南京,这是五色旗正式进入南京之始。
相关词语
- wǔ jué五绝
- duān wǔ端五
- wǔ cǎi五彩
- wǔ yuè五岳
- wǔ jīng五经
- dì wǔ第五
- wǔ tú五图
- wǔ chǐ五尺
- wǔ dì五帝
- wǔ liǎng五两
- wǔ wèi五味
- wǔ jiā五家
- wǔ zǐ五子
- wǔ huā五花
- wǔ tiān五天
- cān wǔ参五
- wǔ yīn五音
- wǔ zhǐ五指
- wǔ ài五爱
- wǔ shì五世
- chéng sè成色
- zhōng sè中色
- sè cǎi色彩
- qiū sè秋色
- qíng sè情色
- nán sè难色
- zhú sè竹色
- zì sè自色
- liàng sè亮色
- wǎn sè晩色
- sè biāo色标
- běn sè本色
- róng sè容色
- zhàn sè战色
- zhàn sè占色
- zōng sè椶色
- ài sè爱色
- huī sè灰色
- sè chēng色称
- sè bān色斑
- jūn qí军旗
- jiǔ qí九旗
- qiāng qí枪旗
- chá qí茶旗
- qí dì旗地
- qí shǒu旗手
- lí qí离旗
- qí zǐ旗子
- huò qí获旗
- qí dīng旗丁
- diàn qí电旗
- qí jūn旗军
- jǐn qí锦旗
- hé qí禾旗
- qí dào旗纛
- hù qí护旗
- cè qí测旗
- qí páo旗袍
- qí kuài旗旝
- hóng qí红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