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én

举人


拼音jǔ rén
注音ㄐㄨˇ ㄖㄣˊ

繁体舉人
词性名词

举人

词语解释

举人[ jǔ rén ]

⒈  汉代取士人不用考试,令郡国的守相推荐到中央;明清两代称乡试考取的人。

a successful candidate in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s at the provincial level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引证解释

⒈  推举,选拔人才。亦指所举之人材。

《论语·卫灵公》:“君子不以言举人。”
《后汉书·章帝纪》:“每寻前世举人贡士,或起甽亩,不繫阀閲。”

⒉  隋、唐、宋 三代,被地方推举而赴京都应科举考试者。

唐 白居易 《早送举人入试》诗:“夙驾送举人,东方犹未明。”

⒊  明 清 两代称乡试录取者。

《儒林外史》第二回:“那 王举人 也不谦让,从人摆了一条凳子,就在上首坐了。”
丰子恺 《缘缘堂随笔·姓》:“在 石门湾 里,姓 丰 的只有我们一家,而中举人的也只有我父亲一人。”

国语辞典

举人[ jǔ rén ]

⒈  把人抱举起来。

《山海经·西山经》:「有兽焉,其状马身而鸟翼,人面蛇尾,是好举人。」

⒉  举用人才。

《左传·文公三年》:「君子是以知秦穆公之为君也,举人之周也。」
《吕氏春秋·孝行览·遇合》:「凡举人之本,太上以志,其次以事,其次以功。」

⒊  汉代取士用人无考试之法,皆令郡国守相荐举,被荐举者称为「举人」。唐、宋时称可以应进士考试的人为「举人」;至明、清时,则称乡试中试的人为「举人」。

分字解释


※ "举人"的意思解释、举人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却是几名同他一样,前来赴考的举人

2、选举人之所以怀疑的第二个原因是拉霍伊先生他本身。

3、有一次,他和一个同乡的儿子一同到京城,去参加举人的考试。

4、事情的起因是江阴县的举人徐经为了结交唐寅,出巨资为他祝寿,并且同舟北上。

5、他连个举人都没有考取,是怎样“宠任冠朝列”的呢?这是许多人所关心的问题。

6、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7、微不足道的贡品形成(构成)了选举人的报告的属性。

8、巡检田备耕看岳东是个举人,倒也客气。

9、解放前,这里出了进士1人,举人7人,贡员1人,贡生6人,秀才45人,太学生33人。

10、皇上说,虽书中人品不同,议论各异,孔子云,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11、这个人叫梁朗先,他是个没落举人,是前清翰林院的庶吉士。

12、范进把准备参加举人考试的想法禀告了胡屠户。

13、1996年的第28项提案明确要求选举人赞成提高其它大多数城市的费用和收入。

14、受理机关于国防部拨付检举奖金后,应即通知检举人或提供线索人具领。

15、巴林总人数为100多万,注册选举人有318000人,一半以上是国家公民。

16、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17、字岳庭,善化人。乾隆甲午举人,官隆平知县。

18、君子崇人之德,扬人之美,非谄谀也;正义直指,举人之过,非毁疵也。

19、浅溥的颂词的形成归因于选举人的报告。

20、举人吴仁真禽兽,与嫂通奸谋害兄,有坏五伦非人类,当问立斩顷冒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