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shí fā
注音ㄕˊ ㄈㄚ
繁体石髮
⒈ 生于水边石上的苔藻。
⒈ 生于水边石上的苔藻。
引《初学记》卷二七引 晋 周处 《风土记》:“石髮,水苔也,青緑色,皆生於石也。”
唐 杨炯 《青苔赋》:“别生分类, 西京 南越,则乌韭兮緑钱,金苔兮石髮。”
宋 林逋 《过芜湖县》诗:“更好两三僧院舍,松衣石髮鬭山幽。”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十·陟厘》:“石髮有二,生水中者为陟釐,生陆地者为乌韭。”
清 二石生 《十洲春语》卷下:“调山薯羹,煮脱粟饭,水母石髮,俊味臚陈。”
1、碑身四框刻缠枝纹饰,碑阳刻乾隆御笔琼岛春阴四字,碑阴为乾隆帝御制诗:良岳移来石发峨,千秋遗迹感怀多。
2、中国历史上每一次改朝换代都伴随一番大兴土木,嵯峨相接的宫殿一转眼就起来了,实在是靠了木结构的施工便利,换作西方人垒石发券的搞法,皇帝怕是等到死了也住不进宫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