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言

词语解释
法言[ fǎ yán ]
⒈ 合乎礼法的言论。
⒉ 犹格言。
⒊ 指释、道之经论。
引证解释
⒈ 合乎礼法的言论。
引《孝经·卿大夫》:“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
唐 杨炯 《右将军魏哲神道碑》:“君升朝翊赞,道先王之法言;公府弼谐,对上天之休命。”
宋 王安石 《答韩求仁书》:“盖序《诗》者不知何人,然非达先王之法言者,不能为也。”
⒉ 犹格言。
引《庄子·人间世》:“法言曰:传其常情,无传其溢言,则几乎全。”
元 刘壎 《隐居通议·诗歌》:“杜少陵 诗,自与造化同流,孰可拟议?若君子高处廊庙,动成法言,恨终欠风韵。”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卷十:“法言云:侍坐则听言,有酒则观礼,何非学问之道。”
⒊ 指释、道之经论。
引南朝 宋 谢灵运 《昙隆法师诔》:“茹芝术而共饵,披法言而同卷者,再歷寒暑。”
《云笈七籤》卷九六:“若不信法言,胡为栖山林。”
国语辞典
法言[ fǎ yán ]
⒈ 礼法之言。
引《孝经·卿大夫章》:「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
⒉ 书名。东汉扬雄撰,有晋李轨注及宋司马光集注,此书拟论语而作。
德语Musterworte (Eig, Werk, Autor: Yang Xiong, Dichter und Gelehrter)
分字解释
※ "法言"的意思解释、法言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第二章《法言》文学思想研究。
2、唐代孙怖根据隋朝陆法言的《切韵》刊定了《唐韵》,此书遂成为官定的韵书,至此,学界才有了一个相对统一的用韵标准。
3、从陆法言的193韵到王仁昫的195韵,再到《广韵》206韵,其间变化的性质很值得我们探讨。
4、赵当时便将其顶回,说周某叛国情节之重,远在群奸之上,无论是在法言法,或者为整饬民族风纪气节,都不能不判以唯一死刑。
5、德国法学家萨维尼在对罗马法言解读的基础上创立的物权行为及其无因性是物权法领域的最富争议同时又是最富注意力的理论之一。
6、对陆法言《切韵》及其音系性质的讨论已有很多,但从语言文字观的角度对其进行的研究尚未见到。
相关词语
- zhí fǎ fàn fǎ执法犯法
- miè fǎ灭法
- niǎn fǎ捻法
- fǎ shì法式
- é fǎ讹法
- fǎ guān法官
- fǎ zhì法治
- fǎ yuàn法院
- dà fǎ大法
- fǎ lìng法令
- fǎ xué法学
- fǎ jì法纪
- fǎ lā法拉
- zhōu fǎ喌法
- fǎ lì法力
- bàn fǎ办法
- huà fǎ画法
- fǎ hào法号
- dǎ fǎ打法
- zhù fǎ助法
- bèi yán倍言
- míng yán明言
- yán yán yǔ yǔ言言语语
- shì yán誓言
- zǎi yán载言
- kǒu yán口言
- yán qíng言情
- xiè yán噧言
- è yán恶言
- yǔ yán语言
- zé yán责言
- ān yán安言
- yù yán预言
- xù yán序言
- běn yán本言
- duàn yán断言
- wàng yán妄言
- bǐng yán秉言
- yán tán言谈
- yán jué言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