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àn

遍举


拼音biàn jǔ
注音ㄅㄧㄢˋ ㄐㄩˇ

繁体遍舉

遍举

词语解释

遍举[ biàn jǔ ]

全面概括;全部列举。

引证解释

遍举[ biàn jǔ ]

1.全面概括;全部列举。

例证《荀子 · 正名》:“故万物虽众,有时而欲徧举之,故谓之物;物也者,大共名也。”
汉班固《西都赋》:“十分而未得其一端,故不能徧举也。”
《新唐书 · 百官志一》:“其名类繁多,莫能徧举。”

2.谓部分地概括、列举。

例证《荀子 · 正名》:“有时而欲徧举之,故谓之鸟、兽。鸟兽也者,大别名也。”
俞樾《诸子平议 · 荀子三》:“疑此‘徧’字乃‘偏’字之误。上云‘徧举之’,乃普徧之义,故曰‘大共名也’;此云‘偏举之’,乃一偏之义,故曰‘大别名也’。”

分字解释


※ "遍举"的意思解释、遍举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近日幸得胡先马肃致龙榆生手翰数十通,其中有遍举科学家之为诗者,可视作要略,节录于后。

2、B 工厂中通过双的单举和遍举的产生是重夸克偶素物理中的一个具有很大挑战性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