èxuè

恶血


拼音è xuè
注音ㄜˋ ㄒㄩㄝˋ

繁体惡血

恶血

词语解释

恶血[ è xuè ]

⒈  指妇女产后胞宫内遗留的馀血。

引证解释

⒈  指妇女产后胞宫内遗留的馀血。

《千金方·妇人方·虚损》:“凡产后七日内恶血未尽,不可服汤。”

分字解释


※ "恶血"的意思解释、恶血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造句


1、生者辛热,熟者甘温,除寒湿,辟阴邪,下气暖中,消谷化肉,破恶血,攻冷积。

2、枸杞子、女贞子“补气活血,润燥滑肠”,黄芪“逐五脏间恶血,补虚损,五劳赢瘦”。

3、赤小豆甘酸咸冷,功能下水肿利小便,解热毒散恶血,而鲤鱼亦能利水消肿,两者同煮,利水作用更强。

4、丹参能“生新血、去恶血”,有活血、通经功效,孕妇不食为佳。

5、这种豆子有着除热毒,散恶血,消胀满,利小便,通乳的功效。

6、凡赤眼拳毛倒睫者,以一二茎蘸水戛去恶血

7、主明目,益气起阴,去恶血注下,辟蛊毒恶鬼不祥,安心气,常不厌寐。

8、不一会儿,浓黑的恶血从伤口排出。

9、泻热、养血柔肝、强五脏、散恶血调经。

10、以食、中二指指腹做环形的按揉,用治女性子宫因恶血停留而致产后腹部胀满疼痛、月经不下、妇人不孕等症。

11、主治积聚积块,产后恶血血结,通月水,止痛利气。

12、养血柔肝,散郁祛瘀,改善面部黄褐斑,皮肤粗糙衰老,泄热,养血柔肝,强五脏,散恶血,调经。

13、“水蛭主逐恶血、瘀血,月闭、破血瘕积聚……”医圣张仲景首先将水蛭用于临床,用其祛邪扶正,治疗“瘀血”、“水结”之症。

14、能散恶血

15、又称“豹之刺”。即在患处局部或红肿部位的周围刺数针,然后用手轻轻挤压或用火罐吸拔,使恶血出尽,消肿止痛。

16、早在史前时代我们的祖先就用砭石刺破脓疡放出恶血、解除病痛,是为刺络疗法的发端。

17、坐月子的妇女,多食用香油,帮助加快去除恶血,补充生完bb所流失的维生素E、铁、钙等身体极需的营养,提高抵抗力。

18、晓静家住沙坪坝,今年22岁,坐月子期间一直感到身体不适,直到女儿满月,才发现体内有块被恶血包围的纱布。

19、产后第一周为避免恶血不下,子宫不收流血不止,臣药选用“三七”功用活血止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