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zì jù
注音ㄗˋ ㄐㄨˋ
⒈ 自备;为事物本身所具有。
⒈ 自备;为事物本身所具有。
引唐 刘知几 《史通·言语》:“运筹画策,自具於章表;献可替否,总归於笔札。”
《新五代史·杂传一·罗绍威》:“起亭堠,供帐什物自具, 梁 兵数十万,皆取足。”
明 何景明 《与李空同论诗书》:“然究之作者命意敷辞,兼於诸义不设自具。”
清 曾国藩 《答刘孟容书》:“冠履不同位,凤凰鴟鴞不同栖,物所自具之分殊也。”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得者以文化不受影响於异邦,自具特异之光彩;近世中衰,亦世希有。”
1、人心是本自具足究竟圆满的,但是文明与文化的扭曲发展,却在人们的心田中种下了四分五裂的理想,教条,禁令,意见和种种的观念;人性中的暴力与异化倾向,就是由这些被视为正常的自我制约所孕育成的。胡因梦
2、在我们内里,本自具足平安,美丽和做人的所有荣耀。
3、该保护装置自具电源,基于热量累积原理实现快速高精度相电流反时限保护方法,实现对相电流和零序电流三段式保护。
4、在物理中,我们称之为“稳定”系统,就像挂在指尖的铅笔移动手指它就会跟着动,无需自具想法。
5、擅山水,尤以巨幅见长,所作气势恢廓,雄健秀茂,自具风貌,为当代“岭南画派”代表画家之一。
6、你提倡了儒家宪政,儒家的平等自由民主、社会自治等等,是不是一种托古改制?秋风:不是托古改制,而是儒家本自具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