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cí ní
注音ㄘˊ ㄋ一ˊ
⒈ 即雌蜺。
⒉ 宋王楙《野客丛书·雌霓》:“沈约制《郊居赋》,其间曰:'驾雌霓之连蜷,泛大江之悠永。'出示王筠。筠读雌霓为雌鶂。约喜谓曰:'霓字惟恐人读作平声。'司马温公谓非霓字不可读为平声也,盖约赋协侧声故尔。”后因以“雌霓”为创作时精研声律之典。
⒈ 即雌蜺。参见“雌蜺”。
引汉 东方朔 《七谏·自悲》:“借浮云以送予兮,载雌霓而为旌。”
宋 柳永 《竹马子》词:“对雌霓掛雨,雄风拂槛,微收烦暑。”
清 许光治 《红绣鞋·雨后》曲:“雄雷天鼓歇,雌霓帝弓弯。”
⒉ 宋 王楙 《野客丛书·雌霓》:“沉约 製《郊居赋》,其间曰:‘驾雌霓之连蜷,泛大江之悠永。’出示 王筠。筠 读雌霓为雌鶂。参见“雌霓之诵”。
引约 喜谓曰:‘霓字惟恐人读作平声。’ 司马温公 谓非霓字不可读为平声也,盖 约 赋协侧声故尔。”
后因以“雌霓”为创作时精研声律之典。 清 姚鼐 《怀故编修程鱼门》诗:“承吟雌霓知声病,荷定鸡人润小文。”
1、西北望,“长城饮马寒宵月,古戍盘雕大漠风”;南海行,“垂天雌霓云端下,快意雄风海上来”。
2、登孤垒荒凉,危亭旷望,静临烟渚。对雌霓挂雨,雄风拂槛,微收烦暑。渐觉一叶惊秋,残蝉噪晚,素商时序。览景想前欢,指神京,非雾非烟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