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guò zhí
注音ㄍㄨㄛˋ ㄓˊ
繁体過直
⒈ 过分;失当。
⒈ 过分;失当。
引《汉书·地理志下》:“太原、上党 又多 晋 公族子孙,以诈力相倾,矜夸功名,报仇过直。”
颜师古 注:“直,亦当也。”
宋 刘敞 《张忠定谥议》:“尚书布衣之时,任侠自喜,破产以奉宾客,而借躯报仇,往往过直。”
1、苟坚持此例,则矫枉过直,顾此失彼,本造福而反造孽,本弭事而反酿事,亦往往有之。
2、光武皇帝,愠数世之失权,忿强臣之窃命,矫枉过直,政不任下,虽置三公,政归台阁(即尚书台),自此以来,三公之职,备员而已。
3、去德清县综合高级中学之前,勇诞哥哥给文尧和亦辰讲解了“矫枉过直”的故事。
4、而建郢分扬,矫枉过直,籓城既剖,盗实人单,阃外之寄,于斯而尽。
5、张介宾辈矫枉过直,遂偏于补阳,而参蓍桂附,流弊亦至于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