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àoxiào

报效


拼音bào xiào
注音ㄅㄠˋ ㄒ一ㄠˋ

繁体報效
词性动词


报效

词语解释

报效[ bào xiào ]

⒈  为报恩而效力。

洗心改过,粉骨报效。——苏辙《为兄轼下狱上书》

render service to repay sb.'s kindness;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报効”。

⒉  报恩效力;酬谢。

《后汉书·乐恢传》:“﹝ 乐恢 ﹞上书辞谢曰:‘仍受厚恩无以报效。’”
唐 韩愈 《答柳柳州食虾蟆》诗:“虽蒙 句践 礼,竟不闻报效。”
《水浒传》第二五回:“西门庆 道:‘ 九叔 记心,不可泄漏,改日别有报效。’”
《红楼梦》第四回:“依老爷这话,不但不能报效朝廷,亦且自身不保。”
郭沫若 《南冠草》第三幕:“将来国家需要你,总要有好的身体才能够报效国家。”

⒊  旧指以财物奉献官府、上司。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十一:“及 乾隆 豫 工 川 运,则承平日久,人思报効,每次皆千万以外,然实不抵一次普免之数。”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一:“十一年, 广东 奸民 李光照 覬覦富贵,具呈内务府,请报効木植,重修 淀园。”
《官场现形记》第二六回:“上紧把银子--该报效的,该孝敬的--早些送进去。”
巴金 《灭亡》第二二章:“结果商会会长报效了二十万元军饷,买回了自己底自由。”

国语辞典

报效[ bào xiào ]

⒈  为报答对方恩情而效力。

《西游记·第三〇回》:「想老沙跟我师父一场,也没寸功报效。」
《儒林外史·第三回》:「我周进变驴变马,也要报效。」

⒉  贡献一己的力量给国家,以为效命。《文明小史·第四三回》:「将来学成之后,可以报效朝廷。」

《儒林外史·第三九回》:「少保若肯留在帐下效力,你也可以借此报效朝廷。」

⒊  以钱财贿赂他人。

《官场现形记·第二六回》:「上紧把银子该报效的,该孝敬的,早些送进去。倘或出了缺,黑大叔在里头,就好替你招呼。」

分字解释


※ "报效"的意思解释、报效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因为他刻苦用功,才能考上大学,才能回报社会,才能报效祖国。

2、李大哥,大丈夫应当建功立业、报效国家,就算战死杀场、马革裹尸也不枉男儿七尺之躯,大明如今内忧外患,天灾人祸,李大哥,难道不想不想报效国家?

3、抗战时期,许多知识分子投笔从戎,走上了驰骋疆场、报效祖国的革命道路。

4、中科集团的宗旨是通过我们的智慧和劳动服务社会,回报股东,报效祖国。

5、但我们吃了朝廷多年俸禄,今朝如此报效,有点过意不去。

6、这位老将军,从小就闻鸡起舞,刻苦励志,立志报效国家。

7、我要向父亲学习,做好自己的工作,报效祖国。

8、蒂帅,我等承蒙蒂帅厚爱,在此借花献佛敬蒂帅,我等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报效蒂帅。

9、江湖素传小将军仗义行仁,扶危济困,不想果然如此义气!倘蒙存留微命,当以捐躯报效

10、我们坚持以优质的服务,优惠的价格,稳定的质量,来报效各新老客户。

11、使丈夫无内顾之忧,能报效社会,立身行道,扬名显亲。

12、吾辈发奋为雄,抱定强种主义,荣军报效,以竟予今未了之志。

13、报效祖国,我们无所保留,向成功的巅峰,奋力攀登!

14、暑去寒来,我们练就了纯熟的本领,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能报效祖国。

15、日本*子犯境在即,县长守土有责,理应带头报效国家。

16、如今江山破碎,曹贼挟天子而令诸侯,刘皇叔力挽狂澜,方避免汉室江山沦落,正是报效国家的好时候。

17、晚辈惭愧啊,竹村先生高瞻远瞩,晚辈愿附骥之尾,以报效乡梓!哈哈。

18、当今世界发展迅速,经济社会变革深入,思想文化碰撞激烈,文明于心必不可少,自立自强报效国家,和平崛起矗立东方。

19、学校通报表扬了赵光同学报效祖国的先进事迹。

20、所以我觉得一个普通的小人物,能够有报效国家的好机会,我还是很高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