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教唆犯教唆犯的意思
jiàosuōfàn

教唆犯


拼音jiào suō fàn
注音ㄐ一ㄠˋ ㄙㄨㄛ ㄈㄢˋ

教唆犯

词语解释

教唆犯[ jiào suō fàn ]

⒈  唆使别人犯罪的成年人;尤指唆使儿童盗窃的人。

fagin;

引证解释

⒈  怂恿、指使别人犯罪的罪犯。

《花城》1981年第3期:“我听了这番话……头皮就发麻, 殷 鉴不远,我曾经被当作青年的教唆犯揪过的。”

国语辞典

教唆犯[ jiào suō fàn ]

⒈  法律上指对于有责任能力之特定人,于其无犯罪意或犯罪意尚未确定之际,教唆其实行犯罪行为的人。教唆犯依其所教唆之罪处罚之。

分字解释


※ "教唆犯"的意思解释、教唆犯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一般来讲,学者们更多的是从教唆犯的角度来分析和探究陷害教唆问题,不可否认有其合理的一面。

2、我国刑法第2 9条第2款规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3、近年来,理论界对教唆犯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但仍存在诸多争议。

4、对芝加哥公共财政的调查暴露出了下述丑行:“无节制的开支、规模惊人的彻头彻尾的偷窃、为政治教唆犯设立闲职。”。

5、在刑法理论中,通常将教唆犯作为共犯的一种类型加以探究.

6、笔者认为共同过失犯罪的成立范围仅限于过失共同正犯,而过失的教唆犯、帮助犯均不成立。

7、我国教唆犯的性质具有三重性,既具有独立性,又具有可罚程度上的从属性,同时还具有自己独特的属性,其中独立性居于主导地位.

8、怂恿别人犯罪就是教唆犯

9、它们被用来抓获所谓的歹徒,以及他们的教唆犯

10、教唆犯理论是共同犯罪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唆犯问题的研究既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又在司法实践操作上具有重大意义。

11、要狠狠打击唆使青少年做坏事的教唆犯

12、是把男孩训练成小偷的教唆犯

13、第二部分主要界定了教唆犯的性质,给出了六种不同的理论学说,并指出辩证统一的二重性说应该是我们坚持的正确学说。

14、教唆犯的犯罪未遂问题既与单个人犯罪的未遂有著区别,也与共同犯罪中的实行犯有所不同,情况非常特殊和复杂。

15、教唆犯作为教唆他人犯罪的人,不仅是犯意的挑起者,也是犯意的传播者。

16、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17、我们在交通事故的处理中不应承认所谓的共同过失犯罪、过失教唆犯以及监督过失。

18、但对于陷害教唆问题的研究如果仅局限于教唆犯这一视角,反而会陷入一定的理论误区,对理论研究产生负面影响。

19、对于教唆犯,只有当被教唆的人所实施的犯罪与教唆犯所教唆的犯罪完全没有重合性质时,才能认定为教唆未遂。

20、同时,还论述了承认过失教唆犯及过失帮助犯并无实际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