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īngshī

京师


拼音jīng shī
注音ㄐ一ㄥ ㄕ

繁体京師
词性名词


京师

词语解释

京师[ jīng shī ]

⒈  帝王的都城。

自京师来。——唐·柳宗元《柳河东集》
元济诣京师。——《资治通鉴·唐纪》
赴举京师。——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自京师乘风雪。——清·姚鼐《登泰山记》

capital (of a country);

引证解释

⒈  一说, 陕西 凤翔 有山曰 京,有水曰 师,周文、武 建都于此,统名之曰“京师”。见 清 顾炎武 《肇域志》。一说, 陕西 凤翔 有山曰 京,有水曰 师,周文、武 建都于此,统名之曰“京师”。见 清 顾炎武 《肇域志》。

《诗·大雅·公刘》:“京师 之野,于时处处。”
马瑞辰 通释:“京 为 豳国 之地名…… 吴斗南 曰:‘ 京 者,地名;师者,都邑之称,如 洛邑 亦称 洛师 之类。’其説是也。”
“京师”之称始此。后世因以泛称国都。 《公羊传·桓公九年》:“京师者何?天子之居也。”
《史记·儒林列传》:“教化之行也,建首善自京师始,由内及外。”
唐 韩愈 《御史台上论天旱人饥状》:“京师者,四方之腹心,国家之根本。”

⒉  天子的军队。

《左传·庄公十一年》:“京师败,曰王师败绩于某。”

⒊  指朝廷。

《史记·吴王濞列传》:“京师知其以子故称病不朝,验问实不病,诸 吴 使来,輒繫责治之。”

国语辞典

京师[ jīng shī ]

⒈  首都。

《公羊传·桓公九年》:「京师者何?天子之居也。」
《三国演义·第二回》:「便发檄至各镇,召赴京师。」

都门 毂下 京都 京华 京城

分字解释


※ "京师"的意思解释、京师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人们一般认为中国学校英语教学肇始于京师同文馆。

2、穆员给裴济写的墓志,“卒于京师静安坊之旅舍”。

3、京师破,国君亡,皮之不存,毛之焉附。

4、公元1862年京师同文馆创办。

5、充仞郊甸,鳞集京师;交错贸迁,纷葩相追;掺袂成幕,连衽成帷。

6、少游有机巧,密令观京师宫殿楷式。

7、辇金京师,拜魏忠贤为父,塑冕旒像于岛中,十当斩。

8、于是宋徽宗下令京师神霄宫刻碑永记,并以刻碑拓样颁赐天下。

9、湖南巡抚衙门的四位官差都到京师,他们带着潭林进入京师后,沿象来街一直来到北京虎坊桥的湖广会馆。

10、卒不改官,浮沈京师,至死不屈。

11、陛下所忧虑的是京师遭到剽掠,粮食不足,国用缺乏。

12、太学的发展,使京师洛阳形成了浓厚的经学文化氛围.

13、京师之内谁不识的虎少!虎少来到敝处,三生有幸!三生有幸啊!

14、京师有富室娶妇者,男女并韶秀,亲串皆望若神仙。

15、永元末,京师兵乱,佟之常集诸生讲论,孜孜不怠。

16、而一旦贬官流放,本人及家属无论生死,没有朝廷的赦免是不能回到京师的,所以死后大多也只能葬在贬所,只有获得朝廷批准才能将棺木或尸骨重新迁归京师

17、官窑是宋徽宗政和年间在京师汴梁建造的,窑址至今没有发现。

18、你设法派人辇运些金帛,到京师贿通诸中常侍,以为后援。

19、旅顺既下,本帅提兵自天津迫京师,天下传檄而定,大业即成。

20、第二道旨意,御马监武骧?腾骧?左卫、右卫4营调出皇宫,驻守九城,三千营巡哨京师,五军营、神机营分屯京师左右,调神机营左哨军入宫驻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