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ēyùn

切韵


拼音qiē yùn
注音ㄑ一ㄝ ㄩㄣˋ

繁体切韻

切韵

词语解释

切韵[ qiē yùn ]

⒈  犹反切。为韵书名。依反切发声以分音,收声以分韵,故曰切韵。

引证解释

⒈  犹反切。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艺文二》:“切韵者,上字为切,下字为韵。”
宋 姚宽 《西溪丛语》卷下引《高氏小史》:“周顒 字 彦伦,始置四声切韵行於时。”

⒉  为韵书名。依反切发声以分音,收声以分韵,故曰切韵。 隋 陆法言 等撰,对后世影响很大。现存残本,为研究中古汉语语音重要资料。

国语辞典

切韵[ qiè yùn ]

⒈  古时以两字之音拼合成一字读音的注音方式。上字取其声,下字取其韵与声调。

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一五·艺文》:「所谓切韵者,上字为切,下字为韵。」

⒉  书名。隋陆法言撰,五卷。为较早的韵书。后世《唐韵》、《广韵》,皆据以为蓝本,其书已亡佚。近年在敦煌石室中发现其残本,约存全书的四分之三。

分字解释


※ "切韵"的意思解释、切韵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造句


1、他一生不仅重收藏,还注重研究和著述,著有《尚书传笺》、《僻园史学四种》、《说文切韵》、《说文谐声》、《礼记注疏》等9部著作手稿。

2、还有学者把中古汉语分为两个阶段,早期中古汉语以切韵音为代表,晚期中古汉语以韵图为代表。

3、唐代孙怖根据《切韵》刊定《唐韵》,此书遂成为官定的韵书。

4、其间,周?作《四声切韵》,沈约作《四声谱》,创“四声”。

5、唐代孙怖根据隋朝陆法言的《切韵》刊定了《唐韵》,此书遂成为官定的韵书,至此,学界才有了一个相对统一的用韵标准。

6、切韵的韵角过于繁琐,且因方言发音问题会产生混乱。

7、凡就试,唯词赋者许持《切韵》、《玉篇》,其挟书为奸,及口相受授者,发觉即黜之。

8、对陆法言《切韵》及其音系性质的讨论已有很多,但从语言文字观的角度对其进行的研究尚未见到。

9、高国藩考察了唐代的钟馗信仰,他根据初唐至盛唐时王仁煦《切韵》“钟馗,神名”。

10、以切韵音系同摄异等各韵主要元音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