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兵

词语解释
息兵[ xī bīng ]
⒈ 停止用兵。
引证解释
⒈ 停止用兵。
引《战国策·秦策二》:“宜阳 未得, 秦 死伤者众, 甘茂 欲息兵。”
唐 杜甫 《奉送卿二翁统节度镇军还江陵》诗:“留滞嗟衰疾,何时见息兵。”
国语辞典
息兵[ xí bīng ]
⒈ 停战。
引《战国策·秦策二》:「宜阳未得,秦死伤者众,甘茂欲息兵。」
唐·杜甫〈奉送卿二翁统节度镇军还江陵〉诗:「留滞嗟衰疾,何时见息兵?」
近停战
分字解释
※ "息兵"的意思解释、息兵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孙叔敖当政以后,根据当时外患内扰,连年混乱,令典荒废,百业待兴的状况,把息兵安民,除患兴利,发展生产,致富国民,当作治国之策上书楚庄王.
2、不如请罪求和,息兵罢战,方为上策。
3、而轩辕黄帝以天下苍生为念,不忍黎民百姓再受战乱之苦,遂反复向炎帝申明大义,畅谈心扉,终于说服炎帝罢战息兵,在西泰山结成联盟。
4、安南也曾大举北犯,遭宋朝反击后又称臣求得息兵。
5、现在,秦国因为嬴师隰的死,所以失了与我大魏争雄之心,一方面,是秦国没有足够的战力,另一方面,是秦国没有钱财,所以,秦人想要息兵罢战……
6、你如果仍然忠于朝廷,就息兵停战,天下还可以维持安定;如果你不愿意,我就回琅琊国,把皇帝的位置让给你。
7、他写此词之时,正是西北大夏国连年对宋廷用兵,而北宋朝廷自皇帝以下,大都混混僵僵,不思进取,宁舍金钱土地,只求息兵罢战,屈辱求和。
8、上任伊始,张学良决心息兵罢战,集中全力建设东北。
9、北宋年间,锋火连年,兵慌马乱,矢石之难,兵连祸结,赤地千里,人们是多么希望偃甲息兵,休养生息啊!女真族与契丹,大宋三者互相交界。
10、如果都为民族大局、黎民百姓着想,轸念中国这么多年的战乱之苦,就应该息兵罢战,共同建设国家。
11、双方均为道义所感悟,领会启动战端于人于己均不利,最终罢战息兵。
12、奏天息兵之旨,乃因窘急而言,朝廷稍安,必复诛伐。
13、如此情势之下,又岂可仅靠儒门说教,就让黄巾息兵罢战?
14、因此要求他们“能体朕意,息兵养民,以绵国祚”。
15、据商丘师院李可亭教授介绍,这次“弭兵”规模很大,除燕、吴、越等偏远诸侯国外,几乎所有国家都参加了,反映了当时普遍要求“息兵”的社会愿望。
16、如果经此一战后,余振原可以息兵罢战,彻悟也就罢了,如对方仍有此意徐图中原,则阅信后,必定吐血不止,当场毙命,那就是他咎由自取了。
17、您只要息兵开城,我们可以拥戴代王为帝,尊当今为太上皇,独孤元帅也可以裂土分茅。
18、我和周展倒是有些交情,怎么,你想让我帮忙,给周展传话,让你的四通车行和湘南帮息兵罢战?
19、后唐虽然建国,但后梁尚存,后梁提出双方息兵罢战,划河为界的主张。
20、陛下,臣昏了头,一心想息兵罢战,求得太平,才有了此等想法。
相关词语
- dài xī怠息
- chuǎn xī喘息
- ān xī安息
- cán xī残息
- bù xī篰息
- bèng xī迸息
- xiē xī歇息
- xìn xī信息
- xùn xī讯息
- jiǎ xī贾息
- cháng xī偿息
- jiǎng xī讲息
- fù xī付息
- dào xī悼息
- biāo xī膘息
- gū xī姑息
- xī xī xiāng guān息息相关
- fù xī父息
- kuān xī宽息
- tàn xī叹息
- guān bīng官兵
- bīng lì兵力
- biāo bīng标兵
- bīng shū兵输
- bīng yíng兵营
- zāi bīng灾兵
- zhǔ bīng主兵
- zhěng bīng整兵
- qí bīng骑兵
- bīng lǜ兵律
- bīng wēi兵威
- zhì bīng制兵
- bīng qì兵器
- zhí bīng直兵
- bīng fǎ兵法
- àn bīng案兵
- bīng shǒu兵首
- zhèng bīng正兵
- bīng rén兵人
- bīng shǐ兵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