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ānchóng

三虫


拼音sān chóng
注音ㄙㄢ ㄔㄨㄥˊ

繁体三蟲

三虫

词语解释

三虫[ sān chóng ]

⒈  泛指人体内的寄生虫。

去死肌,杀三虫。——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parasite;

引证解释

⒈  人体中的三种寄生虫。

汉 王充 《论衡·商虫》:“人腹中有三虫。下地之泽,其虫曰蛭。蛭食人足,三虫食肠。”
唐 柳宗元 《捕蛇者说》:“可以已大风、挛踠、瘻、癘,去死肌,杀三虫。”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七·赭魁》:“主治:心腹积聚,除三虫。”

⒉  犹三尸。喻小人。

唐 司空图 《云台三官堂文》:“烹妖斮魅,免助虐於三虫;控鹤羈龙,笑摧枯於一鹿。”
宋 孙觌 《兰溪津亭病起》诗:“药裹关心防二竖,谤书盈篋忤三虫。”

分字解释


※ "三虫"的意思解释、三虫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造句


1、据市、县植保站系统监测及田间调查,目前对小麦生产威胁最大的病虫害主要有条锈病、纹枯病、赤霉病、麦蚜虫、麦蜘蛛、吸浆虫等“三病三虫”。

2、在病虫害防治上,结合武都花椒病虫害发生发展的规律,协会重点开展了花椒枝枯病、根腐病、流胶病及花椒天牛、跳甲、瘿蚊“三病三虫”防治。

3、入药可除水气,破尿路结石,利大小便,下三虫,消肿胀,泄恶气,治心腹痛及秃疮,以茶饮之可使人面色润泽。

4、故当朝朝服食玉泉,琢齿,使人丁壮,有颜色,去三虫而坚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