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zēng shì
注音ㄗㄥ ㄕˋ
繁体增飾
⒈ 增补修饰。
⒈ 增补修饰。
引三国 魏 曹植 《魏德论》:“宪度增饰,日曜月明。”
宋 曾巩 《自福州召判太常寺上殿札子》:“臺卑囿小,无所增饰。”
元 黄溍 《辩证》:“疑《大戴》所记,出於 秦 汉 以后之所增饰。”
清 姚鼐 《<左传补注>序》:“彼儒者亲承 孔子 学以授其徒,言亦约耳,乌知后人增饰若是之多也哉。”
何其芳 《试看天地翻覆》:“或者并不是完全忠实地按照客观事物的面貌描写,而是根据人们的幻想去作一些大胆的夸张,增饰,改变。”
1、设计上可以增饰绣花,搭配全身服装,甜美而高雅。
2、位至相国,所居未尝增饰,才庇风雨。
3、语由增饰,事涉虚诬,识者所不取也。
4、记得陈寅恪在《元白诗笺证稿·长恨歌》中提出疑问:“长生殿七夕私誓为后来增饰之物语,并非当时真确之事实。
5、自从这项建筑输入之后,增饰我们风景的美观真不少。
6、清入中原后无不增饰描绘清太祖、清太宗“梦一中原”。
7、所以此后道书仍然以黄帝为古仙人继续进行增饰。
8、诸说不一,其中不少属于秦汉后人的增饰附会之谈。
9、之讲稿材料,是经过无数次增饰修改而成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