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谓接受传闻。
引明 方孝孺 《答王仲缙书》之一:“数年来士大夫不察其实,口耳相承,猥有所称引,愈久愈讹,遂以滋甚。”
1、正因这种种因素,秦淮八艳的故事才能口耳相承,成为文人骚客关注的对象。
2、在包公生前,他的事迹口耳相承,广为传诵,死后至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誉。
3、但由于民间艺人识字不多,且多为口耳相承,许多的龙舟唱词都没能够完整地记录留存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