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谱

词语解释
印谱[ yìn pǔ ]
⒈ 汇集古代印章或名家所刻印章图式的书。
英collection of impressions of seals by famous seal engravers;
引证解释
⒈ 辑集玺印篆刻的书籍的通称。亦称“印存”、“印集”、“印式”、“印举”等。 元 吾丘衍 《学古编》附录《世存古今图印谱式》记有 宋徽宗 《宣和印谱》、 王厚之 《复斋印谱》、 姜夔 《集古印谱》等,均佚。今存以 明 顾从德 《集古印谱》为最早。著名者有 清 汪启淑 《飞鸿堂印谱》、 陈介祺 《十钟山房印举》等。 清 赵翼 有《题李静庵印谱》诗。
引清 钱泳 《履园丛话·梦幻·司马达甫》:“常收藏 汉 铜印谱最多,用 顾从义 《集古印谱》之例,分为职官、私印,而私印又分为四声,凡十六册。”
国语辞典
印谱[ yìn pǔ ]
⒈ 汇集历代古印及各家所刻印章而成的书。始于宋徽宗的宣和印谱。
分字解释
※ "印谱"的意思解释、印谱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秦大我1924年出生在广东惠州,自幼随先父秦咢生到广州学习书法、篆刻,钻研历代名家碑贴和秦汉印谱。
2、近今,其出示所作印谱一册,尤多边款之制,四体皆备,冲切兼用,朱红墨黛,相映成辉,不禁令老眼为之一明。
3、然而遗憾的是,因赵古泥身后印谱出版稀少,加上宣传不力,以致在一较长时间段中,步趋赵氏风貌的高徒邓散木名声竟远超其上。
4、近觅得一套明代张灏的《学山堂印谱》,知道这是古代有名的三堂印谱之一(其他两种为《赖古堂印谱》和《飞鸿堂印谱》)。
5、但印谱拓制成帙,又是一个繁琐、复杂的过程,它不仅对印泥、纸张等有极高的材料标准,对钤印、拓款、装订等工艺技巧也要求甚严。
6、掀袖一看,腕臂内侧的皮肉下,竟然生出一方红色的印谱,四方四正的印款里四字印文明明白白:幽冥鬼判。
7、篆刻艺术也是学海无边,第一要培养起热爱的兴趣;第二要多临多看印谱;第三要多刻;第四要丰富其他艺术素养。
8、二十四史百衲本,明朝大内藏书《御玺印谱》、宋版蜀刻大字本《通鉴》单张书页……书展二楼的古籍专场恍如“藏宝阁”,每一件都价值不菲。
9、至于古今印谱近五十件,其中不乏珍本、善本,如张鲁庵旧藏清乾隆初刻本《飞鸿堂印人传》等。
10、展览中那些年代久远、印制稀少、钤拓精良、名家递藏、名人题跋的珍善印谱,通过朱钤印面、乌拓边款、墨书题跋,无不给大众带来了高度的艺术审美享受。
11、钤印必须选用优质印泥,好的印泥细腻光泽、不走油、不变质、厚而匀,具有立体感,钤出的印谱持久如新、光艳可人。
12、在《西泠后四家印谱》中见印344方,青田石。
13、2日午间,应松丸东鱼之邀,王个簃与顾廷龙前往欣赏他收藏的吴昌硕印谱。
14、生前著述颇丰,所编订《明清篆刻流派印谱》,填补明清五百年印学史的研究空白。
15、张鲁庵,西泠印社早期社员,其一生好古敏求,致力于印谱的藏弆,所蓄印谱多达500余种,数量多、质量精、品位高。
16、以张灏《学山堂印谱》(1633)、周亮工《赖古堂印谱》(1677)和汪启淑《飞鸿堂印谱》(1675)为代表的总集式近人印谱,被称为明清之际印谱之“三堂”。
17、往往再从图录或者印谱上临刻出该画家的印章,盖在做旧的画上。
18、如今的书院门是明清建筑风格的仿古商业街,里面碑帖拓片、名人字画、印章印谱、文房四宝等样样俱全,这些对于方明华已不足为奇。
19、古代做印谱比普通古籍难许多,古籍只要刻好版就可以大量印刷,但印谱刻版后还要把印章一个个打上去,有些还要拓边款,工程量很大,只得“限量发行”。
20、印谱大致分原印钤拓本,木刻翻摹本、锌版翻刻本、石印、珂罗版印影本等多种,尤以明清原钤本存世稀少,收藏投资价值最高。
相关词语
- mén yìn门印
- dòu yìn斗印
- shuì yìn税印
- chōu yìn抽印
- mó yìn摹印
- huò yìn获印
- zhào yìn罩印
- kōng yìn空印
- pái yìn牌印
- jiāo yìn胶印
- mì yìn蜜印
- yìn huā印花
- jīn yìn金印
- suō yìn缩印
- biān yìn编印
- dào yìn盗印
- pèi yìn佩印
- kè yìn刻印
- chǐ yìn齿印
- yìn shuā印刷
- dié pǔ牒谱
- lí pǔ离谱
- cài pǔ菜谱
- zhì pǔ质谱
- shì pǔ谥谱
- wǔ pǔ舞谱
- pǔ qǔ谱曲
- pǔ jì谱纪
- yì pǔ弈谱
- xiāo pǔ箫谱
- zǒng pǔ总谱
- huà pǔ画谱
- xiān pǔ仙谱
- yǒu pǔ有谱
- zōng pǔ宗谱
- pǔ shì谱式
- nián pǔ年谱
- shēng pǔ声谱
- yàn pǔ赝谱
- pǔ zhì谱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