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zhāi gōng
注音ㄓㄞ ㄍㄨㄥ
繁体齋公
⒈ 旧时对僧道的尊称。
英monk;
⒉ 寺庙里管香火的人。
英monk in charge of pilgrims;
⒊ 素食者。
英vegetarian;
⒈ 对道士的尊称。
引《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一:“无尘 看见 李信 是个道粧,叫道:‘斋公,我与你并无寃仇,何故首我?’”
《儒林外史》第三回:“我听得斋公们説,打了天上的星宿,阎王就要拿去打一百铁棍。”
⒉ 道士靠人布施为生,因亦以比喻只吃进不拿出的人或物。
引李準 《不能走那条路》:“只要舍得往地里上东西,谁的地也不是斋公。”
⒈ 对道人的称呼。
引《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一》:「无尘说著心病,慌了手脚,看见李信是个道妆,叫道:『斋公!我与你并无冤仇。』」
1、曾媒婆,你得意吧,再过十天之后,你看老斋公咋着感谢你吧。
2、两廊下行脚的众僧道并各斋公,俱留斋并衬钱五十文.
3、王顺立回禀王久恒后,老斋公气得摇头叹气:那砌砖的活有啥难的?你让几个伙计动手吧。
4、我想着你小子是个老斋公哩,谁知道你还金屋藏娇,听说是咱东湖县城里长得最漂亮的,你好口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