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民事诉讼民事诉讼的意思
mínshìsòng

民事诉讼


拼音mín shì sù sòng
注音ㄇ一ㄣˊ ㄕˋ ㄙㄨˋ ㄙㄨㄥˋ

繁体民事訴訟
词性名词

民事诉讼

词语解释

民事诉讼[ mín shì sù sòng ]

⒈  为解决财产和婚姻家庭等民事纠纷而进行的诉讼。在中国,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着重进行调解,调解无效的及时判决。当事人进行民事诉讼,应当依照规定交纳诉讼费用。

国语辞典

民事诉讼[ mín shì sù sòng ]

⒈  有关于民事纠纷的诉讼。

分字解释


※ "民事诉讼"的意思解释、民事诉讼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对中小投资者进行司法救济的关键在于民事诉讼救济。

2、随后,集中分析了行政附带民事诉讼的受案范围,并对不符合该诉讼范围的两种情况作了简要的分析。

3、代表合伙企业参与民事诉讼活动。

4、其四,狭义上的刑事简易程序还包括民事诉讼所没有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程序这样一种特殊形式。

5、对于民事诉讼的发生已经有明文规定而律师应该引导他们。

6、松散型合伙明显地不具有民事主体的特征,故不具有民事主体资格和民事诉讼当事人的资格。

7、民事诉讼程序的耗时长是无人不知的.

8、应在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的范围、举证时限、赔偿范围的确定和同案犯在逃的附带民事诉讼问题上加以完善。

9、同时,协议管辖制度是一项重要的民事诉讼管辖制度。

10、由于我国民事诉讼体系、制度、基本理念正在转化和变革,在审判实务中,对我国民事诉讼二审审理范围的理解有些混乱。

11、因此,行政诉讼中不应附带民事诉讼.

12、本文尝试分析民事公益诉讼的内涵、特征,考查国外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状况以及我国民事公益诉讼的历史状况和现状。

13、在重新设计民事诉讼终审制度时,必须获得一个更高层次的理念——民事诉讼目的的指导。

14、她对她的一个邻居提出民事诉讼

15、被害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经审判长许可,可以向被告人发问。

16、由于我国民事诉讼中审前准备程序的不足严重制约着诉讼公正的实现和诉讼效率的提高,有待改革和完善。

17、美国民事诉讼的立法体例具有立法主体二元制、联邦和州分权立法、民事诉讼法典化、强制执行混合立法的特征。

18、管辖权异议制度是民事诉讼管辖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19、并进一步分析了现代民事诉讼理念与缺席判决制度。

20、正确处理民事诉讼当事人及当事人适格问题,是启动诉讼程序,解决民事纠纷的前提性条件,是沟通实体事实与诉讼程序的一个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