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ùwén

绣文


拼音xiù wén
注音ㄒ一ㄡˋ ㄨㄣˊ

繁体繡文

绣文

词语解释

绣文[ xiù wén ]

⒈  彩色绣花的丝织品或衣服。

引证解释

⒈  彩色绣花的丝织品或衣服。

《史记·货殖列传》:“夫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
《三国志·吴志·华覈传》:“妇人为綺靡之饰,不勤麻枲,并绣文黼黻,转相倣效,耻独无有。”
唐 孙樵 《乞巧对》:“绣文锦幅,云綃雾縠。”
清 刘大櫆 《程孺人传》:“始吾父为诸生,甚贫,攻苦夜读,吾母刺绣文佐之。漏四下,犹刀尺与书和答也。”

分字解释


※ "绣文"的意思解释、绣文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导演郑君里、应云卫,演员赵丹、白杨、舒绣文、张瑞芳、顾而已、金山,都参加了大公剧团。

2、随后,他坐下来和大家照了相,那是一张用摇镜头拍的很长的照片,上面有*理、彭真等很多党政领导,还有电影界的很多领导以及白杨、舒绣文、赵丹等前辈。

3、在抗战大后方重庆影剧舞台上,她与白杨、舒绣文、张瑞芳并称为“四大名旦”。

4、著名导演有应云卫、贺孟斧、熊佛西、沈浮等;著名演员有白杨、赵丹、舒绣文、施超、谢添等。

5、游艺会上也出现了左翼剧人的身影,春秋剧社的前身是跑江湖的"集美歌舞剧社",成员有舒绣文、魏鹤龄等。

6、游艺会上也出现了左翼剧人的身影,春秋剧社的前身是跑江湖的"集美歌舞剧社",成员有舒绣文、魏鹤龄等。

7、著名导演有应卫云、熊佛西、沈浮等;著名演员有白杨、赵丹、舒绣文、谢添……当时成都发行的专门报道、评论话剧的刊物达十多种。

8、陶金、舒绣文等为该片担任解说。

9、游艺会上也出现了左翼剧人的身影,春秋剧社的前身是跑江湖的"集美歌舞剧社",成员有舒绣文、魏鹤龄等。

10、尤其是舒绣文、张瑞芳、白杨、秦怡4员女将蜚声全国,被誉为影剧界的“四大名旦”,辉煌于中国影坛、剧场长达半个多世纪。

11、游艺会上也出现了左翼剧人的身影,春秋剧社的前身是跑江湖的"集美歌舞剧社",成员有舒绣文、魏鹤龄等。

12、人艺人故乡缅怀舒绣文,舒绣文

13、由蔡楚生、郑君里导演和编剧,白杨、陶金、上官云珠、舒绣文、吴茵主演,将抗战前后将近10年的复杂社会生活,浓缩到一个家庭的遭遇之中。

14、游艺会上也出现了左翼剧人的身影,春秋剧社的前身是跑江湖的"集美歌舞剧社",成员有舒绣文、魏鹤龄等。

15、抗战时期,她在重庆大后方参加由周*来、郭沫若、阳翰笙等领导的抗战演出活动,曾与话剧“四大名旦”之一舒绣文同台,塑造了一系列生动的舞台形象。

16、在国泰戏院的舞台上,活跃着中国戏剧史和电影史上的杰出人物,有张瑞芳、秦怡、舒绣文、陈波儿、黎莉莉、赵丹、白杨、蓝马、金山等。

17、导演团由张道藩、余上沅、曹禺、宋之的、沈西苓、应云卫组成,他们和演员白杨、赵丹、江村、张瑞芳、舒绣文、凌琯如、魏鹤龄等饰演了剧中的角色。

18、当时白杨、赵丹、魏鹤龄、舒绣文、陶金、王为一、张瑞芳、章曼苹、顾而已等都聚集重庆,常有阵容豪华的舞台演出,观众趋之若骛。

19、1931年田汉和他的弟弟田洪,以及刘保罗、舒绣文、魏鹤龄、应云为等人,在杭州南山路绿杨新村,办了“五月花剧社”。

20、著名电影演员王献斋、沈骏、舒绣文、严工上等在剧中扮演配角,白玉霜饰演主角海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