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ǎng

寄养


拼音jì yǎng
注音ㄐ一ˋ 一ㄤˇ

繁体寄養
词性动词

寄养

词语解释

寄养[ jì yǎng ]

⒈  把孩子托付给他人抚养。

将婴儿寄养在她祖母处,自己进城工作。

farm out; ask sb. to bring up one's child;

引证解释

⒈  不在自己家里抚养。

《敦煌变文集·秋胡变文》:“郎君,儿生非是家人,死非家鬼,虽门望之主,不是耶孃检校之人。寄养十五年,终有离心之意。”

⒉  多指把子女托付给别人抚养。

《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九:“其时本庄有一个小廝儿,祖家姓 言,因是父母双亡,寄养人家,就叫名‘寄儿’。”
巴金 《家》七:“他的父母早死了。他寄养在伯父的家里。”
午星 《一个红军女游击战士》:“这孩子出世后,便没有同我和 涣竞 见过一面,倘若他还活着,现在该是二十岁了。我们只记得他是被寄养在 宜春 南乡一带的。”

⒊  谓暂安置某处供养。

《朱子语类》卷一三〇:“太祖 初定天下,将诸军分隶州郡,特寄养耳。”

⒋  谓将牲畜、家禽等分派或托付别人代养。

明 谢肇淛 《五杂俎·地部二》:“江 北俵马之役最称苦累,而寄养之户尤多败困,要其所以,则侵渔多而费用繁也。”
洪深 《香稻米》第三幕:“这个鸡是 陈金福 寄养在我们这里的,脚上的红布条子是做的记认。”

国语辞典

寄养[ jì yǎng ]

⒈  将子女暂时托人抚养。

《敦煌变文集新书·卷六·秋胡变文》:「寄养十五年,终有离心之意。」

⒉  暂时安置某处供养。

《朱子语类·卷一三〇·自熙宁至靖康用人》:「太祖初定天下,将诸军分隶州郡,特寄养耳。」

分字解释


※ "寄养"的意思解释、寄养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24日,四川卧龙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的4只圈养大熊猫被转移到福建省福州大熊猫研究中心寄养,另有6只大熊猫被转移到四川省雅安市的碧峰峡熊猫基地。

2、两栋寄养楼设置24户“类家庭”,每个家庭有一套两室一厅住宅,各种生活设施一应俱全,入住4名孤残儿童。

3、有些孩子一直都是被寄养的,感觉与世人隔绝了。

4、他们正试着把我们当做正常的孩子对待,而不是寄养儿童。

5、公司的员工被寄养到别的Google项目上。

6、1、康熙五十一年,也就是太子胤礽二次被废前夕,秦可卿出生,因惧怕****送往曹家寄养

7、一旦确定哪只狗是个好苗子,有培养的前途,它就会被送它的寄养父母那里,接受正规训练前的为期六个月的强化训练。

8、我们还采访了一个为春文韩元工作的牧师所建立的寄养家庭。

9、家庭寄养对孤残儿童的适应行为发展有着积极作用。

10、我们外出时把狗寄养在养狗场。

11、张天琪从小在鸡东县的一个农村长大的,他的父母在很早的时候,贷款买了一辆自卸王,在哈尔滨跑运输,却把他丢在姥姥家寄养

12、将军的马寄养在禅院,对驴子尤为的不屑,不久马病了,不能上战场,只有被卖到农庄拖粪车。

13、鸟街业者简芳男建议,家里养鸟的民众如果有顾忌,这段敏感时间可以送到鸟店寄养,或是卖回给鸟店。

14、寄养家庭给孩子们提供了体面的生存环境和教育,期望这些孩子会有一个好的生活。

15、尽管民政部在2003年颁布了鼓励家庭寄养儿童的管理暂行办法,家庭收养在中国仍处于起步阶段。

16、在美国国内的每年5万例收养案例中,大多数被收养的孩子都是问题儿童,或年纪相对较长具有健康问题,或来自寄养家庭具有精神创伤。

17、从那之后他就成为辗转于伊利诺伊州各个寄养中心的被监护人。

18、父母亲都已离开人世,孩子只好寄养在亲戚家里。

19、严格执行外带病菌防范措施,对所收入的寄养宠物进行严格的健康状况审核,配备专门区域作为病犬隔离紧急预案,有效的杜绝了疾病的传染源。

20、Florida州同时也加快了寄养儿童与他们家庭团聚的平均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