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ǎn

散曲


拼音sǎn qǔ
注音ㄙㄢˇ ㄑㄨˇ
港台小品 小曲 特性曲 特性作品

散曲

词语解释

散曲[ sǎn qǔ ]

⒈  曲的一种体式,没有宾白科介,便于清唱:内容多为抒情,写景,有小令和散套两种形式。盛行于元、明、清三代。

a type of verse;

引证解释

⒈  曲的一种体式。盛行于 元 明 两代。和诗词一样,可用于抒情、写景、叙事,无宾白科介,便于清唱,有别于剧曲。包括散套和小令两种。有时也专指小令。

国语辞典

散曲[ sǎn qǔ ]

⒈  对剧曲而言,凡无科白而只供清唱的,称为「散曲」。盛于元代,又分小令与散套二种。

英语verse or song form from Yuan, Ming and Qing

分字解释


※ "散曲"的意思解释、散曲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乔吉散曲中有积极入世的儒士思想,又有消极避世的隐士情怀。

2、对元散曲发展分期的研究,历来是曲论家们最感兴趣的论题之一。

3、散曲是中国诗歌的第三种也是最后一种古典体式。

4、多少飞花似梦,几多云散曲终。一支笨拙的笔,饱蘸一声叹息,化成心脉的律动、风儿的呢喃,谱写一阕生命的期待与眷恋。

5、冯惟敏(1511—1578)被视为明代散曲最具成就的作家,有曲中辛稼轩之称。

6、隐逸思想是元散曲的重要主题之一。

7、花开花落花无常, 曲终曲散曲双亡。

8、【烟花女子】元代李邦佑散曲《转调淘金令》有“花衢柳陌,恨他去胡沾惹;秦楼榭馆,怪他去闲冶游”。

9、明朝中期文人王九思在当时一度颇有名气,其文学成就主要集中在散曲方面。

10、散曲是歌词,而且是通俗歌曲的歌词,它的特性是:娱乐性、世俗性和谐谑性。

11、晚明散曲家施绍莘是明人散曲中之大成者,他采用昆腔新声创制了许多优秀的散曲作品,并且获得非常好的市场反响。

12、从元散曲到清岔曲都有关于酒色财气的作品。

13、但古典诗词,每首平仄韵不得通用,错用一韵就贻笑大方,而散曲可以平仄混押,大大解放了作者手脚,使诗歌的路数更为宽广。

14、花开花落花无常,曲终曲散曲双亡.

15、从《白纻》歌舞演变为散曲《白苧歌》经历了乐府《白纻歌》、宋词《白苎》和元代散曲《白苧歌》三个阶段。

16、康海是明代“前七子”中的重要作家,不仅以杂剧和散曲著称于世,而且在诗文创作方面开了一代风气。

17、元朝文学的主要成就是元曲。元曲由散曲和杂剧组成。

18、小山将散曲当作诗来创作,描写山水,抒写性灵。

19、理性与非理性是其精神情感特征,而直陈与变形,是谐谑散曲主要的表现手法。

20、从小就和顾炎武并称为“归奇顾怪”的好友归庄,曾写下散曲《万古愁》,评论历代史事,悲痛明朝灭亡,斥责明朝官吏的误国,极尽嬉笑怒骂之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