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ó

误国


拼音wù guó
注音ㄨˋ ㄍㄨㄛˊ

繁体誤國

误国

词语解释

误国[ wù guó ]

⒈  贻误国事,损害国家。

误国误民。

do harm to one’s country;

引证解释

⒈  贻误败坏国家大事。

《新唐书·韩偓传》:“中书舍人 令狐涣 任机巧,帝尝欲以当国,俄又悔曰:‘ 涣 作宰相或误国,朕当先用卿。’”
元 李源道 《故宋文节先生谢公神道碑》:“先生愤 贾 窃政柄,害忠良,误国毒民,发策十问擿其姦。”
清 秋瑾 《宝剑歌》:“按剑相顾读史书,书中误国多姦贼。”

国语辞典

误国[ wù guó ]

⒈  败坏国政。

《新唐书·卷一八三·韩偓传》:「涣作宰相或误国,朕当先用卿。」
明·胡广《文天祥从容就义》:「权臣误国,用舍失宜。」

分字解释


※ "误国"的意思解释、误国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身为太守,知法犯法,该当何罪?不施仁政,鱼肉百姓,欺君误国,又该当何罪?

2、***总*记在十八大后谆谆诰诫我们:“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3、刚好折射出晚唐时期文官集团李党、牛党置国家利益于不顾,专于争权夺利,空谈误国的卑劣伎俩。

4、小人误国,但是小人才会迎合他们,帮助他们搜罗声色犬马,尽情淫乐;帮助他们去制造冤案,诛锄异己。

5、张易之、张昌宗两人欺君误国,久存谋反之心。

6、如为虚名而受灾祸,决非误国之道;若忍痛牺牲外蒙不毛之地,而换得东北与新疆以及全国之统一,而且统一方略非此不可也。

7、我若举荐了一个虚名假誉的,不但误国害民,抑且坏了我的功名心术。

8、对宗楚客这种误国害民之举,燕钦融拍案而起,当朝要上本弹劾,而刚才还义愤填膺的别驾却赶忙拦住了他,告诉他千万不可意气用事。

9、我盛赞汉武帝以公主和亲匈奴,而换来的暂安,我痛恶商纣王因妲己而误国,我鄙视唐玄宗李隆基对杨玉环家族的偏幸,而至造成安史之乱。

10、林兄说的是空谈误国且祸从口出啊。

11、骄奢淫逸,贪图享乐姑且不说,对夷族卑称纳贡,割地求和者,误国害民,太也可恨。

12、志完虽误国而坐罪,也不愿为清人走狗。

13、由于当时,杨家遭受杨国忠误国所累,杨玉环并没有被人大力讴歌。

14、然而此人胸无大志,不顾国难当头,只知拼命享乐;始终误国坑民,导致亡国大祸!

15、如此欺君误国,本该正法,御弟何云屈杀无辜。

16、奴才目视福康安调兵度支,轴轳供亿,心窃畏之、叹之,转而切齿痛恨国泰之误国也。

17、段硅的恶行顶多是贪污点银钱,为了保住权势地位献媚与太后,误国害民的事还没轮上他,这些恶行和你何苗吃里扒外,出卖自己大哥比起来真是小巫见大巫。

18、包公了解到灾情后,就给皇帝写下了《请救济江淮灾民疏》,要求立即纠正不法官员误国害民的行为,并予严惩。

19、倭奴狂逞,掠占属国,窥犯内地,皆前兵部尚书石星谄贼酿患,欺君误国,……着锦衣卫拿去法司,从重议罪来说。

20、对宗楚客这种误国害民之举,燕钦融 拍案而起 ,当朝要上本弹劾,而刚才还义愤填膺的别驾却赶忙拦住了他,告诉他千万不可意气用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