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zéi tú
注音ㄗㄟˊ ㄊㄨˊ
繁体賊徒
⒈ 詈词。匪徒。蔑称敌军或叛军。
⒈ 詈词。匪徒。蔑称敌军或叛军。
引《梁书·王僧辩传》:“今日相国至孝玄感,灵武斯发,已破贼徒,获其元帅,止餘 景 身,尚在京邑。”
《水浒传》第一一二回:“﹝ 关胜 道﹞:‘我等不把你这贼徒诛尽杀絶,誓不回兵!’”
明 张瀚 《松窗梦语·西粤纪》:“以致各处贼徒日渐滋蔓,威愈褻而事愈难,此实置叛逆而不剿灭之故也。”
1、公妻子在鄴城,虽言离隔,贼徒翦灭,聚会非难。
2、警方在展开调查时获悉,贼徒是趁屋内无人之际,以铁剪把窗门的锁头剪断,然后从窗门爬入屋内偷走上述东西。
3、下回多个心眼吧,乱世出英雄,乱市多贼徒。
4、巴拉示称该案很像是“掠夺武器帮”犯下的,因该贼徒帮派经常在该地带活动。
5、其中一案的华裔受害者,家中更被贼徒搜掠20分钟,并劫走小型保险箱。
6、贼徒攀爬梯子上二楼,还将拖鞋遗落在屋内。
7、而彼贼徒为一人之富贵利禄起见,遂不惜厚诬君父,以致德宗皇帝郁郁引歉,赍志以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