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yì mò
注音一ˋ ㄇㄛˋ
⒈ 谓抑制商贾。
⒉ 《论语·子张》:“子夏之门人小子,当洒埽应对进退,则可矣,抑末也,本之则无。”何晏集解引包咸曰:“言子夏弟子,但对宾客、修威仪礼节之事则可,然此但是人之末事耳,不可无其本。”后因以“抑末”指末事。
⒈ 谓抑制商贾。
引汉 王符 《潜夫论·务本》:“凡为治之大体,莫善於抑末而务本。”
《宋书·武帝纪中》:“公抑末敦本,务农重积。”
⒉ 亦指卑微。
引《论语·子张》:“子夏 之门人小子,当洒埽应对进退,则可矣,抑末也,本之则无。”
何晏 集解引 包咸 曰:“言 子夏 弟子,但对宾客、修威仪礼节之事则可,然此但是人之末事耳,不可无其本。”
清 王韬 《择友说》:“呜呼!论交在今日抑末矣。”
梁启超 《论立法权》第二节:“然 汉 制有议郎,有博士,专司讨议。但其秩抑末,其权抑微矣。”
1、成语问题,请解释一下崇本抑末的含意,由何而来?:“崇本抑末”的反义词是“舍本逐末”。
2、窃闻治人之道,防淫佚之原,广道德之端,抑末利而开仁义,毋示以利,然后教化可兴,而风俗可移也。
3、中国袭崇本抑末之旧说,从古无商政专书。
4、我国的封建社会大都采取崇本抑末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