涕泗

词语解释
涕泗[ tì sì ]
⒈ 眼泪和鼻涕。
⒉ 涕泪俱下,哭泣。
引证解释
⒈ 眼泪和鼻涕。参见“涕泗滂沱”。
引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六二:“齐景 升丘山,涕泗纷交流。”
《南史·萧钧传》:“﹝ 萧钧 ﹞年七岁,出继 衡阳元王,见 高帝,未拜,便涕泗横流。”
明 孙梅锡 《琴心记·赍金买赋》:“徘徊倚袖,涕泗沾衣,梦到君傍,可怪鸡鸣惊唤予。”
清 罗有高 《邓先生墓表》:“﹝先生﹞年十七,得 宋 五子书读之,涕泗被面下曰:‘嗟夫!吾乃今日知为人之道也。’”
⒉ 涕泪俱下,哭泣。
引汉 扬雄 《元后诔》:“新室文母太后 崩,天下哀痛,号哭涕泗。”
宋 苏轼 《白帝庙》诗:“迟回问风俗,涕泗閔兴衰。”
《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四:“向士肃 出外拜客……遇箇妇人,鬢髮蓬鬆,涕泗而来。”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二·事叔至孝》:“﹝ 施愚山 ﹞辛亥客都门,每忆叔,輒涕泗。”
国语辞典
涕泗[ tì sì ]
⒈ 眼泪和鼻涕。三国魏·阮籍〈咏怀诗〉八二首之三二:「齐景升牛山,涕泗纷交流。」唐·杜甫〈登岳阳楼〉诗:「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也作「涕洟」。
分字解释
※ "涕泗"的意思解释、涕泗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晃了晃头后,看到昏迷着的墨夜明嘴角不断溢出的血液,惊得涕泗交颐,右手刚擦去墨夜明的血丝,不到两秒钟又流了出来。
2、脸上涕泗纵横,这国字脸青年,也是不甘的放声大吼。
3、臣的骨肉都打烂了,涕泗交流,七十二岁的老父亲也顾不上赡养了。
4、涕泗交流,泪水一个劲的往外彪。
5、蔡娟惊骇地叫他,拼命地摇他,可任她哭得涕泗滂沱了,费骁还是毫无反应。
6、5. 唯有宋先哲,初始提审时仍涕泗交流,为大侄子宋保东痛哭哀哉,后在审讯中又极力狡辩,自称冤枉。
7、老地主一看麦子被穷人割得精光,不禁涕泗滂沱“:麦子呀,我的麦子呀!”。
8、歌罢酒尽,江鸿仰卧在地,沉沉睡去,涕泗纵横。
9、送一贞去医院的时候,她还又哭又闹,一会儿放声大笑,一会儿惊声尖叫,一会儿涕泗横流。
10、东方刚刚冒出鱼肚白的时候,高国正永远的闭上了眼睛,秀芝抱着高燕,安慰着涕泗流涟的高燕。
11、忠不忠,天下人都看得明白,陛下也很清楚,为什么如此仇恨臣,而信任那个逆贼呢?臣的骨肉都打烂了,涕泗交流,七十二岁的老父亲也顾不上赡养了。
12、阿样亦纯孝者,一闻母病,涕泗交流,儿已以好言抚慰之,嘱彼安心故怀,不必急急。
13、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4、说着洪仁玕涕泗流涟,无法控制自己感情了。
15、夏,四月,甲申,郭子仪辞还邠州,复为上言边事,至涕泗交流。
16、我被英雄的事迹感动得涕泗横流
17、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杜甫
18、只见他脸色苍白,涕泗交流,身体发抖,好像丢了三魂失了七魄。
19、看着金发男子倒在地上,灰发的青年连眉都没有皱一下,而是转向了一旁瘫倒在地,涕泗横流,已经吓得失禁的秃顶男。
20、噩耗传来,母亲心中充满悲痛,不觉涕泗纵横。
相关词语
- kě gē kě tì可歌可涕
- tì tuō涕涶
- tì líng涕泠
- niú shān xià tì牛山下涕
- xuàn rán liú tì泫然流涕
- qì tì泣涕
- pò tì chéng xiào破涕成笑
- tì yí涕洟
- pò tí wéi huān破涕为欢
- pò tì ér xiào破涕而笑
- tì wǎng涕罒
- jū tì泃涕
- shuā tì刷涕
- tì tì涕涕
- tì tì洟涕
- hán tì含涕
- tòng kū liú tì恸哭流涕
- sǎ tì洒涕
- liú tì tòng kū流涕痛哭
- shuāi tì衰涕
- sì tì泗涕
- sì shuǐ qián fū泗水潜夫
- bēi sì lín lí悲泗淋漓
- tì sì jiāo yí涕泗交颐
- shèng sì mò yú嵊泗墨鱼
- tì sì pāng tuó涕泗滂沱
- sì zhōu tǎ泗州塔
- sì chuān泗川
- sì shuǐ tíng泗水亭
- sì shàng泗上
- sì yí泗沂
- tì sì jiāo liú涕泗交流
- gǎn jī tì sì感激涕泗
- gěng sì鲠泗
- tì sì héng liú涕泗横流
- sì zhōu diào泗州调
- tì sì liú lián涕泗流涟
- sì bīn yǒu泗滨友
- sì zhū泗洙
- tì sì zòng héng涕泗纵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