泣涕


拼音qì tì
注音ㄑ一ˋ ㄊ一ˋ

泣涕

词语解释

泣涕[ qì tì ]

⒈  眼泪。

⒉  哭泣。

引证解释

⒈  眼泪。

《诗·邶风·燕燕》:“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晋 陶潜 《咏贫士》之七:“年飢感仁妻,泣涕向我流。”
南朝 梁 沉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独居不御酒肉,坐卧泣涕霑衣。”

⒉  哭泣。

《荀子·大略》:“曾子 泣涕曰:‘有异心乎哉!’”
宋 苏舜钦 《答杜公书》:“设丈人有此才,逢此时,而不得此位,则某必当叹息泣涕而相弔。”
清 戴名世 《先大人诗序》:“自恨无以发名成业,以振先人之盛德与其文章,於是泣涕而书之。”

国语辞典

泣涕[ qì tì ]

⒈  悲伤流泪。

《诗经·邶风·燕燕》:「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文选·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独居不御酒肉,坐卧泣涕霑衣。」

分字解释


※ "泣涕"的意思解释、泣涕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沐天转过头看着面前泣涕如雨的何子欣,还没说什么安慰的话,何子欣的双臂便已经紧紧的抱住了自己的腰背,头也跟着缩在了自己的怀里,“呜呜呜呜”。

2、夫内有悲痛之心,则激哀切之言。言比成诗,声比成音。杂而咏之,聚而听之。心动于和声,情感于苦言,嗟叹未绝,而泣涕流连矣。

3、许多年青人一提到时尚服装就泣涕如雨。

4、提起爷爷的死,奶奶就泣涕如雨,泪湿衣衫。

5、虽然他表面上泣涕如雨,其实是哀而不伤。

6、而此刻,这个从不在外人面前落泪的孩子泣涕如雨。

7、祖尚时年十九,升坛歃血,以誓其众,泣涕歔欷,悲不自胜,众皆感激。

8、泣涕如雨,张诗情坐在公交车上,忍不住哭出声了,“明明不想哭的,可……可是眼泪不听我的话了。

9、绵长而又不甘,细碎的絮语,是在泣涕那抽丝剥茧的绝望么?夏达

10、沐浴绵绵的细雨,诉说心房的悲伤;凝望松柏的丰茂,寄托无尽的哀悼;听闻杜鹃的啼鸣,难掩泣涕的泪珠。清明节到了,愿天国安好,人间欢笑。

11、这诗我隐约猜得情义凄苦,又是泣涕如雨,又是不得语。

12、百年如一梦,一梦梦百年。历史似风云,羁绊不停息。何曾忘亲情,同胞共泣涕。紫荆花开日,华夏崛起时。7月1日,让我们为东方之珠祝福,为祖国母亲歌唱。

13、爱别离苦,水馨双腿忽感无力,瘫坐在地,泣涕如雨。

14、朱英豪瞧见一家人泣涕如雨,不好开口再说什么,赶忙拉起雅琴的手,跨出门槛回家。

15、瞻望弗及,泣涕如雨!燕燕于飞,颉之颃之。

16、燕燕于飞,差池其羽。远送于野,我心伤悲。辚辚远去,悠悠难归。瞻望弗及,泣涕如雨。孙皓晖

17、羽见季父与吴中,两人泣涕满流,招羽入府,羽皆以事禀之。